搜索
首页 作者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昨日天子诏,痛念屏州儿。
傥有长毂动,何忧折箠笞。
似闻当宁叹,颇牧今何之。
岂惟一方痛,其势又类腓。
策士仍三年,侧席收六奇。
谁当挽天河,洗出中兴碑。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句“昨日天子诏,痛念屏州儿”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朝廷对屏州儿们的深深挂念和担忧。这里的“屏州儿”可能指的是在屏州地区的百姓,他们可能面临着某种困境或危险,需要朝廷的关注和援助。 “傥有长毂动,何忧折箠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屏州儿们的信心,认为只要他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就不必担心敌人的侵略和压迫。这里的“长毂”和“箠笞”都是象征性的比喻,前者代表军队的规模和实力,后者则象征着抵抗的力量和决心。 “似闻当宁叹,颇牧今何之”一句则转向了对朝廷的担忧。这里的“当宁”指的是皇帝的宫廷,“颇牧”则是古代名将韩信和赵奢的并称,他们都是以治军有方、善于用兵著称。诗人似乎听到了朝廷中有人叹息,担忧边疆的局势,但同时又表达了对朝廷将领们的不满,认为他们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危机。 最后,“谁当挽天河,洗出中兴碑”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诗人呼吁有志之士能够挺身而出,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就像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人能够挽救天河一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中兴之业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拯救国家的努力,重新振兴国家。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和爱国情感的追求。通过描绘边疆的困境和对朝廷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忠诚精神。
创作背景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是宋朝诗人朱翌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事件和朱翌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一带均遭受战争破坏。不久,汴京沦陷。朱翌携带家人南逃,先后到达淮海地区、金陵、江西,最后南下广东,避难于南雄(今广东南雄县)。这首诗是朱翌在金兵南侵后的感时抒愤之作,大约写于建炎晚期(公元1129年—1130年)他避难江南,舟行长江之时。他借古讽今,抒发出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相关诗词
  • 1
    [唐]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 2
    [唐]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 3
    [元]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落冷,胭脂井坏寒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