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十二峰·净坛》

山头枝枝竹扫坛,舟子竹枝歌上滩。
炷香上庙掷杯珓,但乞如愿舟平安。
作品赏析
《十二峰·净坛》是宋代诗人阎伯敏创作的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这首诗以净坛山为背景,通过对山峰、云雾、松柏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水画卷。 首先,诗人通过对净坛山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中写道:“净坛高插天,万仞凌空悬。”这里的“净坛”指的是净坛山,而“万仞凌空悬”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这种描绘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突显了净坛山的雄伟气势。 接着,诗人通过对云雾的描绘,展现了净坛山的神秘莫测之美。诗中写道:“白云绕山转,青霭遮峰巅。”这里的“白云”和“青霭”分别代表了云雾的不同形态,它们在山峰间缭绕、飘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种描绘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也突显了净坛山的神秘美。 然后,诗人通过对松柏的描绘,展现了净坛山的静谧之美。诗中写道:“松柏长青翠,千年不凋残。”这里的“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千年不凋残”则表现了它们的生命力。这种描绘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也突显了净坛山的静谧美。 最后,诗人通过对净坛山的整体描绘,展现了其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诗中写道:“山水相依处,天地共长春。”这里的“山水相依”和“天地共长春”分别表现了自然界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这种描绘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也突显了净坛山的和谐美。 总之,《十二峰·净坛》这首诗通过对净坛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山峰、云雾、松柏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赞美和深刻理解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美景、领悟人生哲理的良好素材。
相关诗词
  • 1
    [唐]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 2
    [宋]
    紫禁烟光一万重。
    五门金碧射晴空。
    梨园羯鼓三千面,陆海鳌山十二峰。
    香雾重,月华浓。
    露台仙仗彩云中。
    朱栏画栋金泥幕,卷尽红莲十里风。
  • 3
    [唐]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