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鹿洞归途感赋》

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就在阆风巅。
孤筇螟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
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
低徊朱陆论心地,思使薪穷火不传。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其中包含了诗人对鹿去台等地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 首联“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就在阆风巅”,通过描述鹿去台的环境,表达了诗人置身其中的感受。鹿去台是一处空旷的台地,只有几间屋子,仿佛置身在阆风巅一般,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颔联“孤筇螟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踏着夜色走向深山老林的情感。这里用“万壑春藏洞里天”来形容山中洞天福地的美景,表现出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向往和憧憬。 颈联“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社会状况的反思和感叹。这里用“乱后诸生虚讲席”来形容战乱给教育带来的影响,用“门前流水隔尘缘”来形容人们之间的隔阂和疏离。 尾联“低徊朱陆论心地,思使薪穷火不传”,则表达了诗人对朱陆论的反思和对教育传承的思考。这里用“低徊朱陆论心地”来形容对朱陆论的深入思考,用“思使薪穷火不传”来表达对教育传承的忧虑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鹿去台等地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社会状况的反思和对教育传承的忧虑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游鹿洞归途感赋》是清朝李鸿章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鸿章在游览鹿洞时的体验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鹿洞,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昔人读书处”。相传唐代名士李渤曾在此隐居读书,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这里四山回合,有亭翼然,环以翠竹苍松,境极幽秀。李鸿章游览此地,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清]
    路转峰回处,苍松各不群。
    一溪都见底,五老尚横云。
    海外多奇字,山中只旧闻。
    流芳桥上伫,水石本清芬。
  • 2
    [宋]
    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
    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
    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
    孕出庐山真秀气,宁复渭钓与莘耕。
  • 3
    [唐]
    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
    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
    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东海变桑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