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江仙·绣幕罗裙风冉冉》

绣幕罗裙风冉冉,象床毡幄低垂。
兽炉香袅锦屏围。
不贪欹钿枕,偏爱倚花枝。


软玉红绡轻暖透,温温翠袖扶持。
正堪安稳坐称时。
雨云忘峡梦,身境是瑶池。
作品赏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春闺》诗以象牙床为生活中心,围绕象床来写妻子倚花枝而坐,抒发着在绮丽春光中渴望与丈夫欢会的微妙心理。 首句“绣幕罗裙风冉冉”点明时令、人物衣着和环境,通过“绣幕”“罗裙”和“风冉冉”把一位穿红着绿、身着春装的闺女形象活画在读者面前。在描绘中,春风“冉冉”的细微声响也被带了出来,它无形、无色,却为“绣幕罗裙”的春日活动增添了盎然情趣。 “象床毡幄低垂”句,既表明闺中富贵幽雅,又照应了“绣幕”“罗裙”,并引出下面的“兽炉”“锦屏”。 中间四句集中笔墨描摹闺中少妇的娇羞和矜持。“兽炉香袅锦屏围”是环境渲染,“不贪欹钿枕,偏爱倚花枝”是情感表露,接下来的两句,具体描述了这位少妇何以喜欢靠着花枝站立。“软玉红绡”指红绡制成的内衣,而“轻暖透”,则是她的心理感受,“温温”形容温度适中,两相交织来写出闺中少妇娇美矜持而又内心等待的情态,真切动人。 最后两句,“安稳”是适应唐代习俗而创造的一个形容词。坐稳了象牙床,美梦就来了;脱离了象牙床,就是到了瑶池仙境也不怕。一个绮丽的想象,使闺中少妇内心如波涛翻滚的情态跃然纸上。 这首诗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以曲肖情致的笔法,把一位对丈夫怀有深深眷恋的少妇刻画得分外娇美动人。这位少妇的环境,确实是富贵安逸的,可是与下句的情况相比,只是短暂的一幕而已。“恩情已尽”是否已经成了无法挽回的结局呢?因这种“可悲事”,即使身居“象床”“兽炉”“锦屏”之中又有何用?可就是在这环境之中偏偏表达自己的内心愿望——独倚花枝期待良人归来。如此对比反衬之笔正是本诗构思之高明之处。当然这样的手法对于离情已成事实、不便再触之人是最合适不过了。此外从情感与景色相结合的角度看,“雨云忘峡梦,身景是瑶池”不仅以景烘托心情,更暗指恨已去留无意;尽管已坐稳象床但终究内心虚无,没有踏实之感,哪里能体验到温馨的梦境呢?这里以梦境反衬真实心情,同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这首诗以细腻委婉的笔法揭示了少妇内心世界,把少妇对丈夫的深情厚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轻快柔和。
创作背景
史浩的《临江仙·绣幕罗裙风冉冉》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宋朝时期,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社会上层广泛流行,许多文人雅士都喜爱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感悟。史浩作为一位文学造诣颇高的官员,他的词作品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赏。 具体来说,《临江仙·绣幕罗裙风冉冉》这首词描写了春天江边的一幕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在春风中漫步的场景。词中的“绣幕罗裙风冉冉”描绘了少女的华美服饰和轻盈的步伐,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环境。整首词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也展现了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综上所述,史浩的《临江仙·绣幕罗裙风冉冉》是在宋朝文化背景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江边美丽的一幕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
相关诗词
  • 1
    [清]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2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3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4
    [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