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种琅玕照眼新,老来深寄五湖身。 连宵留得枝间月,邀我同为物外人。 封殖不贪千户富,依栖可慰一生贫。 武夫称谓殊粗俗,却恨樊川语未亲。 |
| 这首诗《手种琅玕照眼新,老来深寄五湖身》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的诗,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首联“手种琅玕照眼新,老来深寄五湖身”描绘了诗人亲手种植的琅玕树,满眼新绿,生机勃勃,而他也已到晚年,将身心寄托于五湖四海,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琅玕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因其碧绿的叶子和修长的枝条而常被用来象征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颔联“连宵留得枝间月,邀我同为物外人”描绘了夜晚月色下,琅玕树枝头留住了月亮,仿佛邀请诗人成为世外之人,脱离世俗的纷扰,过上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里诗人用月亮象征纯洁和美好,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颈联“封殖不贪千户富,依栖可慰一生贫”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他不贪图财富和权势,只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安慰他贫困的一生。这里诗人用“封殖”和“依栖”两个词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尾联“武夫称谓殊粗俗,却恨樊川语未亲”中,“武夫”是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并非文人雅士,只是一个粗俗的武夫。然而,他遗憾的是,未能亲近像杜牧那样的文人墨客,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渴望。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