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羡僧》

处世曾无著,生前事尽非。
一瓶兼一衲,南北去如归。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通过描绘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处世曾无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这里的“曾无著”并非毫无所求,而是指不执着于任何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或追求,不刻意追求名利地位,而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人生。 次句“生前事尽非”,诗人似乎在暗示,人的一生并非一切都是正确的、值得追求的。这里可能包含着对过去的反思,对生活选择的重新审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思考。 第三句“一瓶兼一衲”,诗人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这里的一瓶和一衲,代表了简单的生活和清苦的环境,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一句“南北去如归”,诗人以行动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志向,无论南北,无论环境如何,他都愿意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禅意,还具有启示性和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下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清]
    有约三双屐,来游第一山。
    寻题知寺古,静坐羡僧闲。
    鹤岭天尤近,龙潭户不关。
    镌岩明灭处,字莫辨欧颜。
  • 2
    [宋]
    酒醒残月明,欹枕听钟声。
    风露秋将晚,家山梦辄惊。
    客尘侵老鬓,官职借虚名。
    却羡僧无事,此心如水清。
  • 3
    [宋]
    羽檄暂稀槐昼永,出郊远眺得神清。
    田间野水纵横注,林外娇莺自在鸣。
    为羡僧闲逢寺饮,要知民乐绕村行。
    逢迎尚有山花在,见识闻香不识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