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瞧阳五老会诗》

各还朝政遇尧年,鹤发俱宜预道冠。
乍到林泉能放旷,全抛簪绂尚盘桓。
君恩至重如天覆,相坐时亲畏地寒。
九老且无元老贵,莫将西洛一般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九老会的描绘,九老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活动,旨在召集一些年长的知名人士,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九老会的场景和意义,表达了对这种文化活动的赞赏和对老年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的第一句“各还朝政遇尧年”,表达了九位老人在年老之后,各自回到了朝廷,遇到了传说中的尧年,这是一个象征着长寿和繁荣的年份。这句话也暗示了九位老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责,现在可以享受晚年生活了。 第二句“鹤发俱宜预道冠”中的“鹤发”是形容老人白发如鹤的词语,表达了这些老人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阶段。而“预道冠”则意味着他们被邀请参加九老会,这是一种荣誉和尊重的象征。 第三句“乍到林泉能放旷”,描述了这些老人被邀请到林泉之地(即山水之间)参加九老会时的情景。他们在这里能够放开心胸,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四句“全抛簪绂尚盘桓”中的“簪绂”是指古代官员的服饰,这句话表达了这些老人已经完全抛弃了官场上的束缚和繁琐礼仪,更加倾向于享受自然和生活。 第五句“君恩至重如天覆”,这句话表达了这些老人对君主的感激之情,他们认为君主给予他们的恩情如同天覆地载一般重要。这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敬意。 最后两句“九老且无元老贵,莫将西洛一般看”,表达了九老会的重要性,即使这些老人不是元老级的人物,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和尊重。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不要将九老会和一般的老年人聚集活动等同看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九老会的场景和意义,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意,以及对自由、自然和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忠诚、感恩和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尊重。
相关诗词
  • 1
    [宋]
    尔与瞧阳隔,事闻犹涕零。
    人虽死忠义,祠自活英灵。
    坏砌寒云聚,空庭古柏青。
    功名见信史,何必更碑铭。
  • 2
    [宋]
    梁王弃宫馆,时世古今违。
    犹有南湖水,春来雁鹜飞。
    楼台沉倒影,林薄挂余晖。
    豪侈终何在,行人得暂依。
  • 3
    [宋]
    瞧阳书院戚先生,纶也名孙侍从臣。
    文物相传今几叶,又开讲席淑来人。
朱贯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