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泊定海夜哭》

频年国破泪,此日更难收。
积血知龙斗,遗民问马流。
乾坤迷鼓角,风雨溅刀头。
太息残生在,黄冠何所投。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悲怆而又沉郁的笔调,描绘了国破家亡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首句“频年国破泪”,直接点明诗人多年来一直处于国破的悲痛之中,泪水已经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次句“此日更难收”则进一步强调了当前处境的艰难,即使已经流干了泪水,也难以弥补国家的创伤。这两句相互呼应,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无奈。 第三句“积血知龙斗”,描绘了战乱中百姓的苦难,血流成河,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痛。第四句“遗民问马流”,进一步描述了战乱后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苦难的深深同情。 第五、六句“乾坤迷鼓角,风雨溅刀头”,描绘了战乱后天地间的迷蒙景象,象征着国家的混乱和无助。而风雨中的刀头则暗示了战争的惨烈和百姓的苦难。这两句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又凄凉的氛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最后两句“太息残生在,黄冠何所投”,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迷茫。尽管身处乱世,但诗人仍然怀抱着希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苦难的深深同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以悲怆而又沉郁的笔调,描绘了国破家亡后的凄凉景象,让人为之动容。
创作背景
《泊定海夜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清朝初期的历史事件有关。当时,清朝廷强制实行了“剃发易服”政策,引起了广大汉族士民的强烈反抗。这场反抗运动在江南地区尤为激烈,许多地方爆发了抗清斗争。诗人李邺嗣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具体到《泊定海夜哭》这首诗,其创作背景是李邺嗣在避难途中,泊舟于定海(今浙江舟山定海区),在夜晚听到哀伤的哭声,感慨万千,遂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家国不幸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故国和乡土的深深眷恋。
相关诗词
  • 1
    [清]
    飘泊吾生事,孤篷复一方。
    江烽催鬓雪,野爨燎衣霜。
    草木俱兵气,亲朋半战场。
    犹怜心未已,啼眼望南阳。
  • 2
    [清]
    惊心前日事,野立久仓皇。
    鳀壑沉楼舰,鼍宫葬国殤。
    空城霾日脚,旧垒堕星芒。
    横海威名重,何时下战洋?
  • 3
    [清]
    我实愁来此,荒荒天地昏。
    悲风嘶虎石,毅鬼立蛟门。
    国史千年寄,臣心一日论。
    关河戎马在,何地可招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