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书文山卷后》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这是文天祥就义后不久,谢翱为他的诗文集题写的诗。

[内容评析]起句劈空而来,文天祥殉国的不幸消息传来,谢翱肝胆俱裂,痛不欲生。但作者并不简单叙述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而是写自己在噩耗传来后的极度痛苦和迷乱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飞越千山万水,到万里之外的北国去和死者见面。次句承上而来,却又急转直下。当精魂不辞万里之遥,跋山涉水,到达北国之后,却又「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深深的悲哀和失望中,梦魂猛醒过来,原来所知已物化,幽明隔绝,再无相见之时。「飞」的急切和「隔」的绝望,在这里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照。诗人悲不能已,痛哭着迸出了下面两句:「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忠臣死得其所,自己苟且偷生,又有甚么意趣?这两句用「死」、「生」二字组成奇特对偶句,蕴蓄着极深挚的感情,格外哀切动人。
第三联转向正面写文天祥,进一步抒发哀痛心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表明心迹、充满正气的诗句。如今,耿耿丹心仍在,而英雄却带着未酬的壮志,含恨离开了人世。尾联推进一层。痛苦是需要发泄的,然而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竟然没有可以发泄自己感情之处。伤心之泪,未能明流,只得暗吞。末句委婉地表示决心,将埋名隐姓,遁迹山林,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语气平和,但忠愤抑郁之气仍勃勃于言意之表。
此诗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抒写深沉的家国兴亡之痛。由闻知死讯、渴求重见到死生相隔、无缘重逢:再由壮志未酬、血沃大地,到无处挥泪,决心归隐,百转千回,从深处着笔,写到至情处,不辨是诗是泪。作者本以工于锤炼著称,这首诗却以白描见长,字字用血泪凝成,读之令人泣下。

[难词注释]①文山:文天祥。卷:这里指诗文集。②丹心:赤诚的心。文天祥有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浑:全。③碧血:语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常以「丹心」和「碧血」并举,称颂为国死难人。④堪:可,能。

[url=http://www.china10k.com/simp/history/5/55/55c/55c07/55c07041.htm]http://www.china10k.com/simp/history/5/55/55c/55c07/55c07041.htm[/url]
创作背景
《书文山卷后》是宋末诗人谢翱为纪念文天祥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南宋朝廷的覆灭和文天祥的英勇就义密切相关。 南宋末年,国势衰微,而文天祥以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的身份,顽强抵抗元军。谢翱在此时率领民军投奔文天祥,担任咨议参军的职务,与文天祥并肩作战。然而,最终南宋小皇帝赵㬎向元军投降,文天祥被俘后英勇就义。谢翱为纪念这位忠烈之士,写下了《书文山卷后》这首诗。 诗中表达了谢翱对文天祥的敬仰和哀悼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沦亡的悲痛之情。这首诗充满了悲壮的色彩,是一首纪念英雄的诗篇。
相关诗词
  • 1
    [元]
    要离爇妻子,大盗空古名。
    峨峨南文山,光焰日月青。
    妇义总一醮,臣道无改更。
    宁戴一天死,不载二地生。
    尚怜广西弟,有愧颜家兄。
  • 2
    [清]
    司马坟前客过频,灰飞常见纸钱新。
    岂如哭祭文山客,只有西台甲乙人。
  • 3
    [近代]
    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心同。
    文山大节垂青史,④叶挺孤忠有古风。
    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
    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