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梅》

花时归客怕花残,烽火漫漫道路难。
断送东风多少恨,凭谁留寄一枝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花时归客怕花残,烽火漫漫道路难”。诗人通过描绘对花的珍爱和对战争的厌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无奈和哀叹。 首句“花时归客怕花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花的珍爱。花时是花开的季节,也是诗人最期待的日子。他害怕看到花儿凋零,因为那意味着美好事物的终结。这里诗人通过“怕”字,表达了对花残的恐惧和无奈。 第二句“烽火漫漫道路难”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烽火在这里象征战争,漫漫的烽火道路象征着战乱带来的苦难。诗人通过“难”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三句“断送东风多少恨”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哀叹。东风在这里象征着美好和希望,但因为花残和烽火,东风的美好和希望都被断送了,诗人通过“断送”二字,表达了对战争和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痛苦和遗憾。 最后一句“凭谁留寄一枝看”是诗人的期盼和无奈。诗人希望有人能留住最后一枝花,让诗人能够看到它的美丽,但战争和自然灾害让这种希望变得渺茫。这里诗人通过“看”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的告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花时归客对花的珍爱和对战争的厌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哀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咏梅》是清代诗人余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有关。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诗人的生平、诗歌的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断。 余楍,字梓岩,清朝贵州黄平人。余燮次子。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举人,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进士。历任直隶阜城、江南吴江知县,皆有善政。后以疾告归,卒年八十一岁。工诗词,风格峻洁,有古直气。著有《万卷楼集》。
相关诗词
  • 1
    [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2
    [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3
    [明]
    坐惜江南树,春当塞北花。
    丛中澹芳色,歌里逗年华。
    竞月宜香泛,娇风恰影斜。
    佳人正堪忆,持此代疏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