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
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
犹来!
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
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
犹来!
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
予弟行役,夙夜无偕。
上慎旃哉!
犹来!
无死!
分类标签: 思念诗
作品赏析
此诗写一个远在他乡服役的征人,想象他的父母兄长在家乡正在思念他,抒发了主人公思念家乡的情怀。全诗三章,皆为赋体。
全诗重章叠唱,每章开首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常言: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哭。人子行役,倘非思亲情急,不会登高望乡。此诗开篇,登高远望之旨便一意三复:登上山顶,远望父亲;登上山顶,远望母亲;登上山顶,远望兄长。言之不足而长言申意,思父思母又思念兄长。开首两句,便把远望当归之意、长歌当哭之情,抒发得痛切感人。
然而,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直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人之念己之心。抒情主人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艰辛、提醒慎重、祝愿平安的嘱咐和叮咛。当然,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真所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这种从对面设想的幻境,在艺术创造上有两个特点。其一,幻境的创造,是想像与怀忆的融会。汉唐的郑笺孔疏把“父曰”、“母曰”和“兄曰”,解释为征人望乡之时追忆当年临别时亲人的叮咛。此说初看可通,深究则不然;诗人造境不只是追忆,而是想像和怀忆的融合。钱锺书指出:“然窃意面语当曰:‘嗟女行役’;今乃曰:‘嗟予子(季、弟)行役’,词气不类临歧分手之嘱,而似远役者思亲,因想亲亦方思己之口吻尔。”(《管锥编》,下同)如古乐府《西洲曲》写男“下西洲”,拟想女在“江北”之念己望已:“单衫杏子黄”、“垂手明如玉”者,男心目中女之容饰;“君愁我亦愁”、“吹梦到西洲”者,男意计中女之情思。《西洲曲》这种“据实构虚,以想像与怀忆融会而造诗境,无异乎《陟岵》焉”。别具赏心的体会,也符合思乡人的心理规律,因而为历代思乡诗不断承袭。其二,亲人的念己之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毛传在各章后曾依次评曰:“父尚义”、“母尚恩”、“兄尚亲”。这虽带有经生气息,却已见出了人物语言的个性特点。从诗篇看,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永远滞留他乡,这语气纯从儿子出发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母亲的“犹来无弃”,叮咛这位小儿子不要抛弃亲娘,这更多地从母亲这边出发,表现出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以及“娘怜少子”的深情;兄长的“犹来无死”,直言祈愿他不要尸骨埋他乡,这脱口而出的“犹来无死”,强烈表现了手足深情,表现了对青春生命的爱惜和珍视。在篇幅短小、语言简古的《诗经》中,写出人物的个性,极为不易,而能在从对面设想的幻境中,写出人物的特点,更为难能。这在后世同类抒情模式的思乡诗中,也并不多见。
相关诗词
  • 1
    [宋]
    我五十有四,才今见其孙。
    汝父亦三十,得子为之昆。
    人生百年间,欻如驹隙奔。
    其间欣与戚,短长未暇论。
    长长与幼幼,一家团春温。
    岂惟情爱足,是有礼义存。
    嗟我生苦晚,陟岵悲蚤吞。
    有怀当世忧,拙迂不自轩。
    老矣绝他念,先志惟所。
    诗书茂花实,忠厚丰本根。
    要令汝悲长,续续熟予言。
    功名身外物,孝悌德之源。
    莫先家人正,所贵椒聊蕃。
    今朝情陪喜,添汝壮吾门。
    相与绍清白,无惭故丘园。
  • 2
    [宋]
    兰玉贤关隽誉飞,词场几见捷音驰。
    登云将慰椿庭望,陟岵俄惊薤露悲。
    荣养痛嗟今日隔,嘉封赖有异时追。
    前冈已卜牛眠地,螭首行镌九尺碑。
  • 3
    [宋]
    远冲风雪渡钱塘,欲趁春风到故乡。
    百岁报刘知日短,一身许国喜心长。
    才名磊落传金马,旌盖辉煌出玉堂。
    岂若他人思陟岵,无忧靡盬不遑将。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