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八砺三首》

愤气填膺奈若何,千生万死不消磨。
夷齐道丧纲常坏,汤武兵兴叛逆多。
天外游心穷碧落,风前注目寄苍波。
此时此意那容说,环顾斜阳一浩歌。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道德沦丧、叛逆频发的愤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无奈之情。 首联“愤气填膺奈若何,千生万死不消磨。”直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慨之情,对那些无视道德规范、轻视生命的人们感到无奈和愤怒。这种情感如同填膺的愤气一般难以平息,即使经历了千生万死的磨难,也无法消磨掉。 颔联“夷齐道丧纲常坏,汤武兵兴叛逆多。”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的忧虑,指出夷齐的道德标准已经丧失,社会的纲常秩序被破坏,导致叛逆频发。这里借用了夷齐和汤武这两个历史典故,前者代表了高尚的道德标准,后者代表了武力平叛的象征。 颈联“天外游心穷碧落,风前注目寄苍波。”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想象和期待,他渴望游历天际,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时也注目着苍波,期待有所作为。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不甘,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尾联“此时此意那容说,环顾斜阳一浩歌。”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作者环顾斜阳,感慨万千,只能放声高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愤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道德沦丧、叛逆频发的社会现象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壮志未酬、无可奈何的无奈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性,同时也具有优美的语言和艺术表现力。
创作背景
《八砺三首》是宋末爱国诗人郑思肖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作于景定五年(1264年)秋。当年,元军逼近临安,宋廷迁都福州。郑思肖正在临安,因战事紧急,不得不离开临安。这三首诗是他离开临安前所写,表达了他对故国、故土和故人的依恋之情,以及对抗元斗争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其中,“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元军铁蹄时所感到的无力和恐惧,以及因为无力抗击侵略者而感到的悲愤和痛苦。“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故土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国家、民族未来的美好憧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黄道霾阴书蚀光,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尘圣主天应哭,时有忠臣国不亡。
    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休嫌重复叨叨说,未奏肤公正断肠。
  • 2
    [宋]
    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
    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
    慷慨歌声闻屋外,婆娑剑影落灯前,
    篇篇字字皆盟誓,莫作空言只浪传。
  • 3
    [现代]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4
    [唐]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5
    [唐]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