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一作刘慎虚诗]》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 首句“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描绘了山林中的溪流和苔藓小径,溪流潺潺,苔藓小径渐行渐窄,人迹稀少。这为后面的诗篇奠定了宁静、幽深的基调。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诗人描绘了日暮时分,山林中的僧人独自归家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庐峰的生活,表达了对远离世俗纷争的向往。这里也引用了东晋高僧慧远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诗人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感悟,认为道性深邃而寂寞,而世情却充满了是非。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失望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最后,“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诗人表示要寻找名山大川,过上山林生活,不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坚定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蕴含着一种宁静、寂寞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对道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世情的无奈。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诗词
  • 1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3
    [宋]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