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品赏析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区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创作背景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创作背景与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次旅行经历有关。在大历七年(772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前往谒见,时值暮春,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在唐朝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年),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特别是对江南春色和渔家生活的赞美。
相关诗词
  • 1
    [宋]
    夹岸桃花燕子飞,一江春水鳜鱼肥。
    丝纶百尺烟波阔,午夜鸣榔载月归。
    扁舟一叶横沙觜,得鱼烂醉东风里。
    绿杨深处酒醒时,半江潮落天如水。
    万顷沧波五月凉,一川红锦藕花香。
    绿蓑青笠鸣疎雨,老树残烟带夕阳。
    野船细火夜明灭,一笛风清楚天阔。
    无鱼无酒且归来,篷底萧疎卧明月。
    万里西风双鬓华,江南江北老天涯。
    潇洒两岸梧桐叶,漠漠半川芦荻花。
    柔橹声中山水绿,一丝买断黄金屋。
    沙边鸥鸟莫相猜,是非不到清江曲。
    苇折荷枯人未归,波寒霜落雁初飞
  • 2
    [宋]
    已将身世等河沙,又泛春江看浪花。
    锦缆牙樯君送酒,蓑衣蒻笠我浮家。
    淹留日觉青春暮,飘泊风兼细雨斜。
    安得昆仑能探水,试教来奏小琵琶。
  • 3
    [南北朝]
    寒园星散居。
    摇落小村墟。
    游仙半壁画。
    隐士一床书。
    子月泉心动。
    阳爻地气舒。
    雪花深数尺。
    冰床厚尺余。
    苍鹰斜望雉。
    白鹭下看鱼。
    更想东都外。
    羣公别二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