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云》

悠悠离洞壑,冉冉上天津。
捧日终为异,从龙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万山春。
静与霞相近,闲将鹤最亲。
帝乡归莫问,楚殿梦曾频。
白向封中起,碧从诗里新。
冷容横钓浦,轻缕绊蟾轮。
不滞浓还淡,无心卷复伸。
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
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凤凰这一灵禽形象,抒发自己飞升的渴望和凌云壮志,并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融于诗中。 首联用比兴手法说明凤凰是鸟中之王,而“悠悠”和“冉冉”两个叠词,又显得非常生动形象,把凤凰那种从容不迫、傲然不俗的神态勾画出来了。 颔联中的“捧日”和“从龙”出自古代典故,“捧日”用周朝灵王时庆封的故事,说凤凰衔日高举,不能使其触及云汉;“从龙”用商汤时有五条龙现身,来比附凤凰起飞时的盛况。“自有因”和“终为异”又是用对比手法而言,“龙”为异兽,可因神人而感化而成,“凤”也为祥瑞之禽,却不能与日同升云汉,故曰“终为异”。两句之中,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和凤凰的独特之处。 颈联写凤凰所到之处的影响:“高行四海雨,暖拂万山春。”两句对仗工整,且描绘生动。“四海雨”和“万山春”是以凤凰的祥瑞之气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变化。 尾联“白向封中起,碧从诗里新”,是说凤凰的白色羽毛在封中崛起,而诗人的笔墨又引出了碧色之鸟,这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全诗用典贴切自然,语言凝练生动,格调高雅而不华贵,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学才华。 在全诗中,凤凰这一形象实际是诗人自身形象的寄托。诗人用凤凰比喻自己的非凡之志,同时,又以凤凰的出现给自然带来祥瑞之气,隐喻诗人早年就惊动朝廷,晚年则给朝廷带来祥瑞之兆。正因为这样,诗人不免踌躇满志,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在描写凤凰的过程中,诗人的情感也是变化万千的:从最初的神秘幻想,到中间重在描绘凤凰的高洁神态,再到最后的企盼、想象,情感逐渐深入。因此可以说,这首诗是诗人抒发自己凌云壮志、表达自己渴望飞升的佳作。
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李中的《云》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李中的《云》是一首描绘云朵形态万千、变幻无常的诗,诗歌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此外,唐朝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这也为《云》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时代背景。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2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3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