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信西来,匆匆思作东归计。 别怀萦系。 为个人留滞。 尊酒团栾,莫惜通宵醉。 还来未。 满期君至。 只在初三四。 |
| 这首词题为“思归”,从“别怀萦系”等字句看,作者是一位外出未归的士子。他怀念家中,急切思归。归家日期都已安排好,大约“在初三四”,不过是一种安慰语而已。上片写与家人暂时不遇之苦。尽管想尽一切办法也找不到一个可以陪伴自己的人。除了同饮一杯“通宵醉”外,只能思念别家,毫无其他选择。虽然已经说到过要归家日期,然而久等家中人归来的痛苦仍然压迫着这位出门在外的士子,令人不能承受。在希望和失望、苦痛和折磨之间,只有挣扎到最终。“莫惜通宵醉”,固然可以解忧;但劝慰对方又不无辛酸作底,痛苦惹人无奈感伤之情溢于言辞。此词表现了亲人之间、特别是外出者思念之情与思念之深痛,真是如泣如诉。此词韵脚“字-系-市-期-至”都是入声,用入声韵时调值较窄,读起来铿锵有力,有利于表达激越、深沉的感情。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善于借鉴、融化前人词中的词语,丰富了词的意蕴。作者在词中说“尊酒团栾,莫惜通宵醉”,这显然是化用(或借用)了欧阳修的词:“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欧词的这种“情景双写”、“虚实对比”等手法对张炎晚词创作有着不小的影响。如他在表现离别之情时说:“燕几飘零主不归。故园芜废三径稀”;在怀念情人时说:“玉人好在梦难期。相逢已是无心味”,都体现出欧词的意境。张炎作词以清丽婉转见长,深受南宋末年格调柔丽、情意绵邈的“白石”家风影响,词风与南宋前期的李清照相近。这首《思归》词正是学习前人并有所创新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