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 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 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 山氛氲,长不见。 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 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
| 这首诗《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是一首描绘诗人辞别家乡前往任职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诗人以冰壶为喻,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而少年如玉,则是对家乡年轻人的赞美,他们有着诗名,是家乡的骄傲。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嵩峰多野寺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家乡前往阳城任职的期待。 颔联“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描述了诗人辞别家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颈联“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描绘了诗人前往阳城的道路,山路氤氲,景色优美。 尾联“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任职地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远离尘嚣,过上清闲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家乡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留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