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 风回一镜揉蓝浅,雨过千峰泼黛浓。 |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之情。 首句“山接青霄水浸空”,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诗人笔下的山峰高耸入云,与青霄相接,而水面则浸透了天空,形象生动。同时,“山接”与“水浸”两个动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山光滟滟水溶溶”,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的美丽景象。山光滟滟,形容山色的鲜艳美丽,如同水中滟滟的倒影;水溶溶,则形容水面的宽阔和清澈,如同溶溶的月光。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令人陶醉。 “风回一镜揉蓝浅”,这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风回时的水面比作一面镜子,而镜子中的山色则被比作揉蓝的天空。这种比喻既富有想象力,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雨过千峰泼黛浓”,这句诗则描绘了雨后的山峰,被雨水洗刷得更加浓密壮丽,如同泼墨的山水画一般。这种描绘既表现出雨后山水的清新之美,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