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前韵》

心空烦恼不须除,白尽年来罢镊须。
随俗治生终落落,苦心忧世漫区区。
居连里巷知安否,食仰田园问有无。
我已闭门还往绝,待乘明月过君庐。
作品赏析
这首诗《心空烦恼不须除,白尽年来罢镊须。》是一首表达诗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的诗。 首句“心空烦恼不须除”,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空灵,不受烦恼困扰,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态度。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已经看淡了名利,不再为烦恼所困扰。 “白尽年来罢镊须。”诗人已经年老,不再需要用镊子拔除白须,这表明他已经不再追求外表的年轻,而是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随俗治生终落落”和“苦心忧世漫区区”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忧虑。尽管他明白自己无法改变世界,但他仍然尽力去适应世俗生活,但结果总是落落寡合。同时,他也为世事忧虑,尽管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他仍然尽力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居连里巷知安否”和“食仰田园问有无”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朴素的生活状态。他住在普通的巷子里,关心着邻里的安宁与否,这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人。而他的生活依赖于田园的收成,这也表明他是一个朴素、务实的农民。 最后,“我已闭门还往绝,待乘明月过君庐”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世俗,独自隐居的决心。他愿意在明月之夜拜访朋友,这表明他仍然保持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世事的无奈和忧虑。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自在,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视。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诗词
  • 1
    [宋]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
    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
    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
    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
    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 2
    [宋]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
    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
    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
    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
    门前溪水似渔家,流浪江湖归未涯。
    邂逅高人来说法,支离枯木旋开花。
    诸生试罢书如积,剧县归时论正哗。
    安得骑鲸従李白,试看牛女转云车。
    渴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
    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
    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
    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 3
    [元]
    经春闭户。
    人不思量处。
    蓦地花神通一路。
    留得神仙肯住。
    相欢忘却无家。
    对花细引流霞。
    此日诗来肠断,望君东海西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