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浓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歧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他的一位友人朗之的,朗之在洛阳任刺史时,与作者相交甚欢。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朗之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生活的热爱。 首段,作者回顾了自己在刺史时期的生活,描述了与宾客的欢笑和妻儿的饱暖。这段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忙碌和疲惫,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描述了自己在东都(洛阳)安闲自在的生活,他欣赏朗之在分司时期的闲适生活,甚至将其视为在刺史时期的生活。这种对比描绘出作者对过去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诗中多次出现的“相思”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无论是新识的朋友还是旧识的故人,作者都以同样的热情去结交,去欢乐。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他人的关心,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此外,诗中也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时节的日常生活:赏雪、饮酒、吟诗、访友等,这些活动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然而,随着季节的变换,作者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衰老和身体的病弱。但即便如此,作者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期待,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对友人的相思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对现在闲适自在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热爱。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生活的诗,读来令人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