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

张侯去沙河,三食邺下麦。
笔力望晁董,颇遗俗眼白。
平生学经纶,胸中负奇画。
未论功活人,饱饭不常得。
妻寒尚宾敬,儿饿犹笔墨。
侧闻共伯城,鱼稻颇宜客。
又持尘生甑,欲往立四壁。
平生贷米家,十辈来簿责。
囊无孔方兄,面有在陈色。
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广道无人行,春风转沙石。
栖栖马如狗,去谒东侯伯。
布衣未可量,苍髯身八尺。
鱼乾要斗水,士困易为德。
譬之举大木,人借一臂力。
诸公感意气,岂待故相识。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张侯的遭遇为线索,通过他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贫寒士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段描绘了张侯在邺下麦地的艰辛生活,他为了生计,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去沙河,而他的生活状况也令人同情。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张侯的笔力,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赏。 第二段则通过描述张侯的平生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张侯一生都在努力学习经纶之道,胸中藏有奇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艰难,甚至连一顿饱饭都难以得到。作者通过描绘张侯的妻子和儿子的生活状况,进一步表达了对贫寒士人的同情。 第三段则通过描述张侯听说共伯城的情况后,想要前往立四壁的愿望,表达了对他的支持之情。同时,作者也通过描述张侯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担忧。 最后一段则通过描述张侯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作者认为,贫寒士人应该像举大木一样,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作者也呼吁社会各界应该关注贫寒士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整首诗以张侯的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他的生活状况和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贫寒士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作者也通过赞美张侯的才华和品质,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诗词
  • 1
    [宋]
    巷陌风光纵赏时。
    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
    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 2
    [明]
    放马野田草,路回登古原。
    鸡鸣桑下屋,牛卧雨中村。
    薄日浮山影,长桥下水痕。
    煌煌中使出,束帛向陵园。
  • 3
    [明]
    满城铃柝夜如何,檐马西风搅梦多。
    白发萧萧人不寐,半规新月照沙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