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阴不隔团团月,遗俗犹传缓缓歌。 踏雪看灯知不恶,宜春酿酒恨无多。 | 
| 提封犹是古方隅,庙食何惭百世馀。 醴酒不陈宾客去,于今遗俗重诗书。 | 
| 达士寡世慕,至童遗俗弹。 一闻正始奏,坐使太古还。 残雪照樽酒,晴阳挂檐端。 曲罢了无得,清松空自寒。 | 
| 今日放轻舟,令人忆旧游。 看花穿水竹,沽酒近江楼。 故老论遗俗,相知已白头。 晚来乡思切,孤雁楚天秋。 | 
| 路绕危垣上,风高松桧鸣。 花飞殊失意,草长不知名。 游客咨遗俗,居民指旧京。 浮图起天末。 瞻望忽伤情。 | 
| 尽日临春水,非关问要津。 舟行鱼避檝,岸坐草留人。 香萼千红糁,苔花小翠鳞。 已堪遗俗虑,何必擉江滨。 | 
| 练余心兮浸太清。 涤秽浊兮存正灵。 和液畅兮神气宁。 情志泊兮心亭亭。 嗜欲息兮无由生。 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 | 
| 庆历残碑倦复看,斯文岂是为游观。 一番栋宇开荒礎,万古青螺点玉盘。 鸟度云移人事换,天高地大客愁宽。 六丝小驻询遗俗,尚忆重华舞羽干。 | 
| 歌舞儿嬉度岁年,当时先是忆龙川。 绝怜遗俗依然在,日日百花金胜船。 | 
| 论斤买虀遗俗在,街头商贾问童儿。 不知此菜从何采,指似深宫帮殿基。 | 
| 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 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 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 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 | 
| 夷门市里侯嬴老,公子时能释礼过。 莫问孟尝招致客,薛中遗俗尚应多。 | 
| 文公名节冠当年,没世清风更凛然。 梁父旧庐空德里,西州华屋恸时贤。 平生奏御三千牍,不朽文章二百篇。 潇洒建溪遗俗在,至今弦诵满山川。 | 
| 两地旌旗一闰中,十年监牧九卿崇。 安舆遍就东南养,遗俗将陶雅颂功。 爱护元身如宝玉,节宣时序戒螟螽。 遥知独上千山路,处处梅花逐暖风。 | 
| 隐似龙蛇应有待,清冰雪更无双。 志留世外虽遗俗,文落人间或过江。 峻节但期终老学,健诗犹愧一时降。 风骚近亦思强伴,恨未高吟共北窗。 | 
| 行马门阑宰胄巍,高冠长佩独委蛇。 紫微自有申公学,太史还从从祖知。 静嘿无非蒙力处,功夫全在不欺时。 故家遗俗寥寥甚,忍听虞歌薤露悲。 | 
| 姓字喧吟社,吟须亦未生。 更能十年读,讵止一时名。 政尔推英俊,终然要老成。 闻韶问遗俗,肯学饭牛声。 | 
| 羡仲,侠士。 能诎伸,好奇策。 少游豫章,乏食,即行乞市中。 客游小四海,不裹千里粮。 饥从列士食,渴饮阿谷浆。 遗俗若委蜕,翩翩乘风翔。 纵横狭路间,褐夫视侯王。 诎信惟蛰龙,蓬累我所当。 城中乞食已,长醉胡姬傍。 | 
| 几年飞锡倦寻芳,云衲斓斑掩竹房。 一榻夜禅蒲座稳,满盂春供药苗香。 汲泉岩畔惊猿饮,裁苇池边引鹭翔。 像室雾昏灯焰小,石楼风度磐声长。 攀萝别岭冲寒雾,扫叶前林趁晓霜。 大抵僧居遗俗虑,此中身世更清凉。 | 
| 当年月以秋中过,今岁凉因闰故迟。 渴想话言思亟见,暑侵鞍马敢云疲。 曾闻遗俗有存者,岂若吾身亲见之。 少不如人今老矣,朝闻夕死庶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