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

昨夜宿洪泽,再来遂如归。
却行虽云拙,乘险谅亦非。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
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
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
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
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
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
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乘风破浪的勇气和谨慎。诗人在洪泽宿营,再次启程,尽管道路艰难,但他坚信乘风破浪的勇气和智慧。 首联“昨夜宿洪泽,再来遂如归。却行虽云拙,乘险谅亦非”,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感谢洪泽的宿营,让他再次找到了归家的路。尽管他承认自己的行动可能笨拙,但他坚信在险恶的环境中,勇敢前行是正确的选择。 颔联“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诗人借淮阴的故事来表达他对前路的疑虑和挑战的认知。他质疑淮阴是否近在咫尺,因为汹涌的骇浪阻挡了他的前行。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他对当前环境的深刻理解。 颈联“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描绘了长风破浪的壮丽景象,以及蛟蜃等水族因风而生的生动画面。诗人以此表达他对乘风破浪的信心和期待。 然而,诗人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势单力薄的困境,“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他依赖着那一叶扁舟,面对着强大的自然力量,他深知不能违抗这种趋势。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勇敢穿越这段旅途的人的敬意,“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他理解那些勇敢穿越艰难险阻的人的勇气和决心。 接着,“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表达了诗人对急功近利心态的反思,提醒人们要理智对待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不要被一时的欲望冲昏头脑。 最后,“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未知的期待。他相信风帆可以改变方向,而野庙不能为他祈求平安。这既是对未来的信心,也是对未知的敬畏。 整首诗以乘风破浪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的勇气、智慧和谨慎。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既不畏惧也不急躁,而是以冷静的态度应对,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同时也要保持冷静和谨慎。
相关诗词
  • 1
    [宋]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 2
    [宋]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
    蔼蔼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
    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回首濉阳幕,簿书高没人。
    何时桐柏水,一洗庾公尘。
    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
    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
  • 3
    [宋]
    昨夜宿鸿泽,再来遂如归。
    却行虽唝拙,乘险谅亦非。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
    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
    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
    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
    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
    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
    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