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听琴》

清月转瑶轸,弄中湘水寒。
能令坐来客,不语自相看。
静恐鬼神出,急疑风雨残。
几时归岭峤,更过洞庭弹。
作品赏析
这首诗,短短几句,展现出一幅丰富的艺术图画。作者以其沉郁而优美的笔触,勾勒出湘中秋景,以沉静的心态感受湘水的幽寒,从而把诗人自己的心境与湘中秋景融为一境。 首句“清月转瑶轸”,瑶轸,原指玉饰的车轮,这里用来形容圆月移动时光华流转的情景。清月高悬,瑶轸转动,诗人眼中的湘水一片清凉,境界开阔,但月色如水,却又不免给人以凄寒之感。 “弄中湘水寒”一句,进一步描绘湘水秋夜的幽寒。诗人用“弄”字把“水”与“寒”联系起来,形象生动,而且似乎能引发读者更进一步的想象:在这秋寒水冷之中,那湘妃竹在风中摇曳,仿佛是湘水幽寒的轻轻叹息。 “能令坐来客,不语自相看”二句则表现了一种沉静的心态感受。前面的凄清寂寥的环境描绘已经让人心绪难宁,这时诗人在笔锋一转之间,让心情坐至其中,再没有言语的烦扰和环境的烦嚣。以“不语自相看”这样的场景表达出来,虽似淡淡的议论,但却极有情趣。这是将视觉形象与人的内心感受融为一体的范例。 如果说前六句是以淡景衬真情的话,那么后面这两句则是让诗人自己融于环境之中了。“静恐鬼神出”是对前面秋夜寂寥、凄清气氛的渲染,这种环境让人感觉压抑恐怖,有一种恐怖情绪会慢慢从心底涌出;而“急疑风雨残”则把风急雨骤的场景想象为万物即将消亡的景象,在恐惧之后是惊慌。两相对比之下,更加显现出前面秋夜清冷之景所带给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在描写恐惧之后,诗人更归心如箭。末两句“几时归岭峤,更过洞庭弹”,归心如箭是不安、急切的心情体现,诗人渴望离开这清冷的地方回到温暖的地方去;而“更过洞庭弹”则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弹”字在这里用得极妙,“弹”有再三考虑之意,说明诗人经过了痛苦的挣扎与考虑之后才下定决心离开的。 这首诗以湘中秋景为引子,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与渲染,逐渐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诗人的情感变化复杂:由秋夜清冷而感到恐惧不安、惊慌失措;由渴望离开而感到归心如箭。这种变化过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人复杂的心情。同时,诗人在描绘秋夜湘水时所用的意象也极富于象征意义:如圆月象征团圆、湘妃竹象征多情凄婉等。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调、细腻的情感描绘、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意蕴赢得了后人的好评。这首诗不仅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流露,也是他诗歌艺术风格的一种体现。
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张乔创作《听琴》这首诗的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张乔生活在大历年间,那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张乔本人也是一位具有深厚音乐素养的人,他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也反映在了他的诗歌创作中。在《听琴》这首诗中,张乔通过对琴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下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唐]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
    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 2
    [唐]
    老怀清净化,乞去守洵阳。
    废井人应满,空林虎自藏。
    迸泉疏石窦,残雨发椒香。
    山缺通巴峡,江流带楚樯。
    忧农生野思,祷庙结云装。
    覆局松移影,听琴月堕光。
    鸟鸣开郡印,僧去置禅床。
    罢贡金休凿,凌寒笋更长。
    退公披鹤氅,高步隔鹓行。
    相见朱门内,麾幢拂曙霜。
  • 3
    [宋]
    潇洒纶巾,风流野服,红尘外身。
    向南窗听雨,澜翻墨客,北亭恋月,笔走诗神。
    倚竹听琴,逢花倒榼,更得放晴游冠春。
    清闲好,算东洲人物,难得如君。
    华堂瑞气如云。
    西风到帘帷才一分。
    喜星桥鹊语,佳传依旧,缑山鹤舞,仙样翻新。
    箫玉香中,烛花影里,听取捧觞低祝人。
    千千岁,看功名事业,都在儿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