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怀宛陵旧游》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山水诗,但不是即地即景之作,而是诗人对往年游历的怀念。宛陵是汉代设置的一个古县城,隋时改名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它三面为陵阳山环抱,前临句溪、宛溪二水,绿水青山,风景佳丽。南齐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建有高楼一座,世称谢公楼,唐代又名叠嶂楼。盛唐诗人李白也曾客游宣城,屡登谢公楼畅饮赋诗。大概是太白遗风所致,谢公楼遂成酒楼。陆龟蒙所怀念的便是有着这些名胜古迹的江南小城。

  清人沈德潜很欣赏这诗的末句,评曰:“佳句,诗中画本。”(《唐诗别裁》)此评不为无见,但其佳不止在描摹山水如画,更在于溶化着诗人深沉的感慨。通观全诗,前二句是平叙宛陵旧游的怀念,说自己从前曾到陵阳山的那个好地方游历,那里有谢朓、李白的游踪遗迹。后二句是回忆当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傍晚,在句溪、宛溪旁缓步独行,夕阳斜照水面,那叠嶂楼的倒影映在水中,它那酒旗仿佛飘落在春天流水中。那情景,最惹人思绪了。为什么惹起思绪?惹起了什么思绪?诗人没有说,也无须说破。前二句既已点出了诗人仰慕的谢朓、李白,后二句描摹的这帧山水图所蕴含的思绪感慨,不言而喻,是与他们的事迹相联系的。

  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时,很不得意,“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始之宣城郡》)。李白客游宣城,也是牢骚满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然而谢朓毕竟还有逸兴,李白更往往是豪游,青青的陵阳山上,那幢谢朓所筑、李白酣饮的高楼,确令人思慕向往。而自己一介布衣,没没无闻,虽然也游过这陵阳佳地,却不能为它再增添一分风韵雅胜。于个人,他愧对前贤;于时世,他深感没落。因此,回想当年旧游,只有那充满迷惘的时逝世衰的情景,给他难忘的深刻印象。这就是西斜的落日,流去的春水,晚风中飘摇的酒旗,流水中破碎的倒影,构成一幅诗意的画境,惹引无限感慨的思绪。由此可见,这首怀念旧游的山水诗,实质上是咏怀古迹、感时伤世之作。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炼词铸句,熔情入景,因而风物如画,含蓄不尽。前二句点出时间、地点,显出名胜、古迹,抒发了怀念、思慕之情,语言省净,含意丰满,形象鲜明,已充分显示诗人老到的艺术才能。后二句深入主题,突出印象,描写生动,以实见虚,在形似中传神,堪称“画本”,而重在写意。李商隐《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那种无望的迷惘,在陆龟蒙这首诗里得到了十分相似的表露。也许这正是本诗的时代特色。诗歌艺术朝着形象地表现某种印象、情绪的方向发展,在晚唐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趋势,这诗即其一例。

  (倪其心)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怀宛陵旧游》一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有关。陆龟蒙早年曾考进士不第,后来便不再应试,一度担任过苏州、湖州刺史的幕僚,但最后选择隐居生活。他曾到过宣城(宛陵),对那里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对敬亭山和谢公楼(叠嶂楼、太白楼)等名胜怀有深深的眷恋。这首诗就是他在回忆这些经历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宣城旧游的怀念之情。
上一首
《新沙》
下一首
《离骚》
相关诗词
  • 1
    [唐]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2
    [宋]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
    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 3
    [现代]
    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
    金犊旧游迷紫陌,玉龙哀曲怨黄昏。
    花光坐恼乡关思,烛烬能温儿女魂。
    绝代吴姝愁更好,天涯心赏几人存。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