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读秦纪》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言论自由和知识分子权利的。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深情的议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言论自由的呼吁。 首句“谤声易弭怨难除”表达了诗人对“诽谤”这一社会现象的深深忧虑。在封建社会中,皇帝通常会通过控制言论和新闻媒体来减少“诽谤”的声音,但是这往往只会抑制公众的不满情绪,使得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做法的深刻反思。 第二句“秦法虽严亦甚疏”是对秦始皇时期言论控制的批判。秦始皇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实行了严格的法律,试图控制言论,但这种做法却导致了法律的疏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做法的否定态度。 第三句“夜半桥边哼孺子”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即有人在深夜的桥边低声吟唱,可能是对现实的不满,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憧憬。这句诗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一句“人间犹有未烧书”则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这句诗表明了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限制言论,但仍然有许多书籍没有被烧毁,这意味着人们的言论和思想仍然存在,对社会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言论自由的呼吁和对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民权利的尊重。诗中采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议论,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度和思考价值。
创作背景
陈恭尹的《读秦纪》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秦朝的历史和秦始皇的暴政。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统一全国和推行法家政治体制的做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的统治也十分残暴,赋税劳役繁重,法律严苛,人民苦不堪言。 陈恭尹在《读秦纪》中通过对秦朝历史和秦始皇暴政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民苦难和社会不公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对强权统治和专制政治的批判。这首诗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展示了陈恭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关诗词
  • 1
    [宋]
    万雉云边万马屯,筑来直欲障胡尘。
    谁知斩木为干者,只是长城里面人。
  • 2
    [宋]
    秦徵天下材,入作阿房宫。
    宫成非一木,山谷为穷空。
    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
    能令扫地尽,岂但焚人功。
  • 3
    [宋]
    汲汲威刑继祖龙,收功终在望夷宫。
    未应家国归车府,却有山东老沛公。
  • 4
    [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5
    [魏晋]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