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眼有黑花戏书自遣》

洛阳三见牡丹月,春醉往往眠人家。
扬州一遇芍药时,夜饮不觉生朝霞。
天下名花惟有此,樽前乐事更无加。
如今白首春风里,病眼何须厌黑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洛阳三见牡丹月,春醉往往眠人家。扬州一遇芍药时,夜饮不觉生朝霞。》是一首对牡丹和芍药盛开之美的赞颂,对花下欢聚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年华老去、花容凋谢的感伤。 首句“洛阳三见牡丹月,春醉往往眠人家。”描绘了洛阳牡丹盛开的景象,诗人陶醉在花海之中,常常在花下睡着了,表现出他对牡丹的深深喜爱。 “扬州一遇芍药时,夜饮不觉生朝霞。”诗人又提到扬州的芍药,这可能是在回忆他与朋友在芍药盛开的季节里,夜以继日的饮酒赏花的欢乐。这一句也透露出诗人对扬州的美好回忆。 “天下名花惟有此,樽前乐事更无加。”诗人认为天下的名花只有牡丹和芍药,在酒樽前欣赏这些花儿的美丽,更是一件乐事。这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如今白首春风里,病眼何须厌黑花。”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虽然春风依旧,但花容凋谢,有眼疾的我看牡丹也觉得不如从前美丽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感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和芍药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年华老去、花容凋谢的感伤。诗中情景交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诗词
  • 1
    [唐]
    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
    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昨日长爪鸢,今朝大嘴鸟。
    鸢捎乳燕一窠覆,乌琢母鸡双眼枯。
    鸡号堕地燕惊去,然后拾卵攫其雏。
    岂无雕与鹗?
    嗉中肉饱不肯搏。
    亦有鸾鹤群,闲立扬高如不闻。
    秦吉了,人云尔是能言鸟,岂不见鸡燕之冤苦?
    吾闻凤凰百鸟主,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安用噪噪闲言语。
  • 2
    [唐]
    黑花满眼丝满头,早衰因病病因愁。
    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 3
    [宋]
    岁行辛巳建中年,诸公起废自林泉。
    王师侧闻陛下圣,抱琴欲奏南风弦。
    孤臣蒙恩已三命,望尧如日开金镜。
    但忧衰疾不敢前,眼前黑花耳闻磬。
    岂如道人山绕门,开轩友此岁寒君。
    能来作诗赏劲节,家有晓事扬子云。
    箨龙森森新间旧,父翁老苍孙子秀。
    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瘦。
    是师胸中抱明月,醉翁不死起自说。
    竹影生凉到屋椽,此声可听不可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