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
| 这首诗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游历上天竺寺时所作,主要表达了他对哥哥苏轼和上天竺寺辩才师父过去的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眼前美景的欣赏。 首段,苏辙描述了自己在宣城沿大江归途中,收到哥哥的信,建议他去歙溪看看过去的遗迹。这表现出兄弟间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 第二段,描述了苏辙到达吴中(今江苏苏州)后,由于水干,不能久留。十月八日,他游览了上天竺寺,但因为和辩才师父的友情已经隔断南山(即杭州到吴中的那座山),无法见到他,于是他写下了三小诗寄给对方。这里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无法见到朋友的遗憾。 第三段,描述了眼前的景色——青色的山色,未红的树叶,碧绿的湖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生活的欣赏,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同时,诗中描绘的美景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欣赏之情的诗,读来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