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游历上天竺寺时所作,主要表达了他对哥哥苏轼和上天竺寺辩才师父过去的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眼前美景的欣赏。 首段,苏辙描述了自己在宣城沿大江归途中,收到哥哥的信,建议他去歙溪看看过去的遗迹。这表现出兄弟间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 第二段,描述了苏辙到达吴中(今江苏苏州)后,由于水干,不能久留。十月八日,他游览了上天竺寺,但因为和辩才师父的友情已经隔断南山(即杭州到吴中的那座山),无法见到他,于是他写下了三小诗寄给对方。这里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无法见到朋友的遗憾。 第三段,描述了眼前的景色——青色的山色,未红的树叶,碧绿的湖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生活的欣赏,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同时,诗中描绘的美景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欣赏之情的诗,读来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相关诗词
  • 1
    [宋]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 2
    [宋]
    九锁山藏一洞天,栖真大涤洞巍然。
    云根石出仙人迹,天柱峰流漱玉尔。
    丹凤岩前游熟路,翠蛟亭上揖来贤。
    我儿祷旱朝龙井,一雨昭苏大有年。
  • 3
    [明]
    越国吴门路几重,登高涉险访灵踪。
    未游东海观龙井,不到西天遇鹫峰。
    飞锡去回临水寺,雨花来赴上堂钟。
    相逢欲问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