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
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
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
作品赏析
这首诗《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是一首对同僚的赞美和鼓励的诗。它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名叫公的同僚在同省并门居住,每天都能听到他读书的声音。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同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勤奋读书的赞赏。 首两句“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直接点明了两人的居住环境和日常习惯。他们在同一省城并门而居,每天都能听到公读书的声音,这表明公是一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公的敬仰之情,因为他能够每天都能听到公读书的声音,这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和自律。 接下来的两句“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表达了作者对公读书态度的赞赏。他手持茶碗,浇灌自己的舌头,以保持清醒和专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六经。这表明公对读书的热爱和专注程度非常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公的敬仰之情。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公学识和智慧的赞美。他觉得公的学识和智慧胜过其他的人,就像宝云和真如一样。这不仅是对公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最后两句“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描绘了午休时,公的书声如魔咒一般吸引着作者,使他无法入睡。这表达了作者对公的勤奋和专注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公学识和智慧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和鼓励同僚勤奋好学、追求知识、智慧的诗。它通过描绘同僚的居住环境、读书态度、学识智慧以及作者对同僚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勤奋好学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对同僚的赞美和鼓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相关诗词
  • 1
    [宋]
    绝巘匿精庐,苍烟路孤迥。
    草秀仙翁园,春风坼幽茗。
    野僧四五人,脑绀瞳子炯。
    携壶汲飞瀑,呼我烹石鼎。
    风涛泻江滩,松籁起林领。
    七椀鏖郝源,一水斗双井。
    我虽冠屦缚,心乐只园静。
    濯足卧禅扃,幽梦堕蒙顶。
  • 2
    [宋]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 3
    [宋]
    少陵久矣跨鲸游,近说西江沸不休。
    双井发源注南海,百川分洪失东流。
    君怀正印高悬眼,我抉玄关笑点头。
    半世工夫缘底事,旁人却作寺闲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