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

意思:心知道韵胜舌知道肥肉,什么是宝说与真像。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是一首对同僚的赞美和鼓励的诗。它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名叫公的同僚在同省并门居住,每天都能听到他读书的声音。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同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勤奋读书的赞赏。 首两句“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直接点明了两人的居住环境和日常习惯。他们在同一省城并门而居,每天都能听到公读书的声音,这表明公是一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公的敬仰之情,因为他能够每天都能听到公读书的声音,这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和自律。 接下来的两句“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表达了作者对公读书态度的赞赏。他手持茶碗,浇灌自己的舌头,以保持清醒和专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六经。这表明公对读书的热爱和专注程度非常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公的敬仰之情。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公学识和智慧的赞美。他觉得公的学识和智慧胜过其他的人,就像宝云和真如一样。这不仅是对公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最后两句“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描绘了午休时,公的书声如魔咒一般吸引着作者,使他无法入睡。这表达了作者对公的勤奋和专注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公学识和智慧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和鼓励同僚勤奋好学、追求知识、智慧的诗。它通过描绘同僚的居住环境、读书态度、学识智慧以及作者对同僚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勤奋好学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对同僚的赞美和鼓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
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
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宝云

    读音:bǎo yún

    繁体字:寶雲

    意思:(宝云,宝云)
    祥云。
      ▶汉·东方朔《宝瓮铭》:“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
      ▶唐·吴筠《登真赋》:“灵香霭而八冲,宝云沓而四起。”
      ▶宋·苏轼

  • 心知

    读音:xīn zhī

    繁体字:心知

    意思:I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诗:“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李咸用《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鲁客,难得是心知。”<

  • 韵胜

    读音:yùn shèng

    繁体字:韻勝

    意思:(韵胜,韵胜)
    犹高雅。
      ▶明·宋濂《同虚山房记》:“若霖(傅若霖)恬淡而好读书,皦皦霞外,诚韵胜之士也。”
    -------------------------

  • 真如

    读音:zhēn rú

    繁体字:真如

    英语:thusness

    意思: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