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渡江(一作姚崇诗)》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通过夜泊水渚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首联“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描绘了夜晚水边的景象,雾气缭绕的小洲在浮动的烟雾中若隐若现,与远处的苍茫天空相互呼应,形成一幅朦胧而壮观的景象。这里通过“浮烟”和“苍茫”等词,营造出一种迷离、朦胧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颔联“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进一步描绘了舟行水上时的感受。轻舟在水中缓缓漂流,似乎没有动荡,然而缆绳的紧绷才让人意识到船在受到牵引。这里通过对比舟的轻和缆的紧,表现出水流的平静和船行的缓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定。 颈联“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描绘了诗人听笛声远传,寻着笛声来到岸边;又闻到荷花的香气,从而暗自识别出荷花。这里通过听觉和嗅觉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感受。同时,“听笛”和“闻香”也表现出诗人在夜晚泊船水边时的闲适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尾联“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最后两句写诗人只看到远去的船帆,内心却总是担心着客行他乡的孤独和漂泊。这里通过“去帆”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和无奈,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夜泊水边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漂泊和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朦胧的水边夜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鲜明生动,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夜渡江(一作姚崇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国家强大,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国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柳中庸作为唐代诗人,其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人情世态,以及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抱负。《夜渡江(一作姚崇诗)》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夜晚渡江时,被江景所感,即兴创作而成。同时,也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借江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总之,诗歌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经历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诗词
  • 1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2
    [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 3
    [宋]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