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鹦鹉》

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
早是翠襟争爱惜,可堪丹觜强分明。
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
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以雁为题的七言古诗。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大雁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寄托意象,或象征羁旅飘泊,或表现流离迁徙之苦,或烘托游子思妇的孤寂凄迷情怀,或借以抒发愁情。这首诗从“闻”“却”“早”“可堪”等转折关联的词语中体会出诗人对雁的同情,对“金笼”中失去自由的大雁的怜惜。 首联“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直接点明题旨。雁是大型候鸟,常群栖在湖泊草泽或沿海地区。每逢秋天来临,大雁便飞到南方越冬。“每闻别雁竞悲鸣”,这是实写自己听到大雁的鸣叫声,是在一个深秋夜晚。“金笼寄此生”,用对比的方式,一方面说明大雁是可以有更广阔的天空任凭高飞远翔的,而作者自己却只能在幽暗狭小的“金笼”里度过一生;另一方面用金碧辉煌、暖意融融的“金笼”来反衬大雁失去自由的悲鸣,对其不幸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颔联“早是翠襟争爱惜,可堪丹觜强分明”,从诗人对大雁的怜惜中进一步衬托出诗人仁者爱物的高尚品格。“早是翠襟争爱惜”一句是写大雁的羽毛在暮秋寒意中显得格外美丽可爱。“可堪丹觜强分明”一句是说大雁婉转啼叫的声音分外响亮清楚。这一联是写大雁对诗人的哀怨和诗人的同情。因为大雁在“争爱惜”和“强分明”中感到只有诗人能理解它们、同情它们,而这也正是诗人对大雁的怜惜之处。 颈联“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从写景到写情,由物及人,过渡自然。“云漫陇树”是说大雁向南飞去。“魂应断”,用“魂应断”来形容离别的痛苦,是对离别的描写。“歌接秦楼”是写思妇怀念游子的情景。这一联表面上没有写到大雁,但通过“云漫”“魂应断”等词句不难体会出是对大雁的哀鸣。 尾联“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是作者自谦之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智被人轻视的不满情绪。“幸自”和“赚”两个词语用得很好,“人未识”和“作赋被时轻”恰好构成对比。意思是说:像祢衡一样的人还没有为人所识,我却无意之中写了这篇赋,却被人轻视了。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等。通过对大雁不幸遭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仁者爱物的美德和孤芳自赏、自谦不争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秦韬玉的《鹦鹉》的创作背景是他投靠江东,受到钱镠礼遇之时。尽管他选择了“偏安江南”,但他仍然思念唐代的国都长安,不忘自己报效唐皇的理想。然而,他很苦闷,无从发泄,于是写下了这首《鹦鹉》诗,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慨。
相关诗词
  • 1
    [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 2
    [唐]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 3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