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即目》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
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万笏尖的描写,展现了其险峻、壮美的特点。 首联“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描绘了万笏尖的形状,山路逐渐形成,远看像被削平的山峰,但走近却发现山势平缓。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近景远景相结合的手法,既表现了山势的险峻,又表现了其变化多端的自然美。 颔联“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描绘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与天界相接,云雾从山脚下升起,令人惊讶不已。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突出了万笏尖的高耸入云的特点,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颈联“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进一步描绘了万笏尖的瀑布和夕阳景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水的美丽。这里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瀑布和夕阳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同时通过对比突出了山水的独特之处。 尾联“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诗人站在高处俯视群山,感觉它们都显得微小,仿佛是自己的儿孙般未得名。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群山比作儿孙,同时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万笏尖的高大和雄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万笏尖的描写,表现了其险峻、壮美的特点,同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即目》是清朝文学家林则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作者登上镇海楼所见景色。首联叙事,说明登楼缘由;颔联、颈联写景,描绘登楼所见雄奇景色;尾联抒情,寄寓爱国忧民之情。全诗即景抒怀,构思精巧,气韵雄浑,情感真挚。 至于该诗具体的创作背景,目前暂时无法提供,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昆仑山上聚神仙,羽驾争行意不偏。
    积雪远看欹下界,巅峰高认涌流泉。
    真空的实难堪比,异景皆从造化迁。
    秘密岂教容易辨,玄中之外更深玄。
  • 2
    [宋]
    回首得两年,曾入灵隐去。
    一路看不足,衣沾松上露。
    白云来相迎,涧泉飞瀑素。
    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
  • 3
    [宋]
    天庭宽而祖宗光,地阁阔而儿孙昌。
    中间鼻孔自家底,出气通快浑不妨。
    坤六短,乾三长。
    饱丛林汉休雌黄,今年蚕食两叶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