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笙磬同音》

笙磬闻何处,凄锵宛在东。
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
历历俱盈耳,泠泠递散空。
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
讵间洪纤韵,能齐搏拊功。
四悬今尽美,一听辨移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笙磬的声音,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首句“笙磬闻何处,凄锵宛在东”,笙磬是古代的乐器,通常用于宫廷音乐。“凄锵宛在东”描绘了笙磬的声音在东方清晰可闻,给人一种深沉而悠扬的感觉。 “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这两句诗描绘了笙磬声音的特性,激扬的音调可以穿透云霄,而无论演奏何种曲调,笙磬都能适应。 “历历俱盈耳,泠泠递散空”这两句诗描绘了笙磬声音的清晰度以及它在空间中的传递效果。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地传到耳朵里,并随着空气流动散播到空中。 “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这两句诗描绘了笙磬音乐对动物和人的影响。动物因为音乐的繁复演奏而舞动,人们则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和谐与通达。 “四悬今尽美,一听辨移风”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音乐的美好回忆,并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聆听音乐来改变风气。这表明作者对音乐的重视,认为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笙磬的声音以及它对人和动物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音乐的赞美和对音乐的力量的认可。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诗歌。
相关诗词
  • 1
    [唐]
    伏羲初画卦,苍氏乃制字。
    点画有偏旁,阴阳贵协比。
    古者不嫌名,周公始称讳。
    始讳犹未酷,后习转多忌。
    或援他代易,或变文回避。
    滥觞久滋蔓,伤心日益炽。
    孙休命子名,吴国尊王意。
    单莔雨升僻,壹臣昷蔜称异。
    梁复踵已非,时亦迹旧事。
    耑免杰自其一,蜀闯是其二。
    鄙哉化晵名,陋矣麦黄耑义。
    大唐有天下,武后拥神器。
    私制迄无取,古音实相类。
    历壎乙囝星,忠厓埊。
    圀及曌,作史难详备。
    唐祚值倾危,刘龑怀僭伪。
    吁嗟毒蛟辈,睥睨飞龙位。
    龑岩虽同音,形体殊乖致。
  • 2
    [汉]
    乐哉苑中游。
    周览无穷已。
    百卉吐芳华。
    崇台邈高跱。
    林木纷交错。
    玄池戏鲂鲤。
    轻丸毙翔禽。
    纤纶出鳣鲔。
    坐中发美赞。
    异气同音轨。
    临川献清酤。
    微歌发皓齿。
    素琴挥雅操。
    清声随风起。
    斯会岂不乐。
    恨无东野子。
    酒中念幽人。
    守故弥终始。
    但当体七弦。
    寄心在知己。
  • 3
    [先秦]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