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诗三复用功深,始信今人有古心。 斗叶俪花儿辈事,唱高庙瑟有遗音。 |
| 清庙图书宝,熙朝雅颂音。 频繁三节召,荏苒二毛侵。 衣饮家才足,丘园意亦深。 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 |
| 洛阳三十六峰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今日偶题题似着,屋檐斜入一枝低。 |
|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 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
| 在昔营居巢,首尾三十年。 高邻念羁旅,分我佳林泉。 自从仓幕归,亦买半顷田。 坐念颜太师,粥竭祗益煎。 不如边孝先,书眠腹便便。 |
| 小圃依山入,危亭隐磴斜。 林塘扫寒雨,篱落卧疏花。 处士七松宅,先生五柳家。 柴门何所待,倚杖数昏鸦。 |
| 轩星光太极,阴教正中闱。 外戚黄金穴,深宫大练衣。 雀台愁雾隔,驹隙暗尘飞。 具阙三山路,飘飘仙驭归。 |
| 今代论文更是非,赏音谁复得牙夔。 直从长庆成编日,便到先生晚岁时。 万马萧萧闲律令,孤峰隐隐出旌旗。 了知长短三千首,收拾馀师即我师。 |
| 性癖耽吟本不工,平生竟复坐诗空。 状头浪说三千字,举手行为七十翁。 夜永自怜灯是伴,春寒最苦酒难中。 王侯蝼蚁终同尽,便出阳神也落空。 |
| 清晓林禽百种鸣,春寒渐暖变新声。 向阳死草青先茁,解冻枯池绿再生。 太子四门何足怪,麻姑三海自堪惊。 回头最念儿童辈,不识灯宵旧太平。 |
| 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 力疾来辞如永诀,古书跋赞许犹新。 荆州既失三遗老,碧落新添几侍宸。 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 |
| 水寒潭见心,木落山露骨。 始信天无涯,万里不隔物。 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 不负仁义心,区区五十一。 |
| 箯舆幸自到山南,尚有清杯可共衔。 何似更行三二里,大家相伴看云岩。 |
| 世味元无著,诗情自不閒。 撩人五字句,为客万里山。 我已移文就,公能尽兴还。 归来宋玉宅,作赋动江关。 |
| 台阁三朝旧,丝纶载世承。 早年钦妙誉,末路愧同升。 论议无吾间,文章岂众能。 二经垂绝笔,天丧沈吴兴。 |
| 朱家埙篪好兄弟,陋巷六经葵苋秋。 我卜荆州三亩宅,读田家书从之游。 |
|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 无限青山不容隐,却看黄卷自怜贫。 雨余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蹙鳞。 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 |
| 六十年前五岁儿,梦魂历历万艰危。 数声春雨微中酒,绝好梅花大欠诗。 老病自应无世味,退修焉用要人知。 十兄弟行唯身在,未可全狂且半痴。 |
| 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 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 褒斜谷中不容幰,唯有白云当露冕。 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 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 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 使君年纪三十馀,少年白皙专城居。 欲持画省郎官笔,回与临邛父老书。 |
| 回首同庚五岁孙,老夫老矣尚何言。 一生酒债兼诗债,数亩花园半菜园。 雨泞谓难来贺客,马嘶谁忽顾閒月。 倏无骤有真天相,径为芭柴覆瓦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