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间酒榼与诗编,窗外山光翠入帘。 山好要人能领略,直须胸次似陶潜。 |
| 花边春色可移来,绕屋株株手自栽。 若要四时春不去,更添秋菊与寒梅。 |
| 幽圃春风荡漾时,阿谁绣出百花枝。 春工不与人争巧,玉笋羞拈五色丝。 |
| 断巘渌溪边,危亭翠壁前。 轩窗谁是客,诗酒自称仙。 远壑春藏雨,长波昼起烟。 吏人休报事,高兴正陶然。 |
| 短彴逶迤渡,高檐夭矫沉。 波光环堵净,日色彩梁深。 萍荇翻金鲫,兰苕超翠禽。 主人公事简,时此照清襟。 |
| 亭宇跨城端,新苔磴道盘。 风光晴水石,烟景暮林峦。 簿领仍多暇,宝从每尽欢。 何由掉尘鞅,聊问借阑干。 |
| 山巅层构与云平,贤者新题叱驭名。 为要澄清归治道,不辞艰险表忠诚。 南枝初见梅林秀,九折遥思剑栈横。 若使当时嫌远宦,海隅何得有欢声。 |
| 南方旧说无燕雁,岁序严凝亦暂来。 天外每随寒雨过,春前先逐暖风回。 人稀弋射矰休避,俗厌鱼餐纲莫猜。 况是弟兄封境接,登临因此几徘徊。 |
| 行尽章江庾水滨,南踰梅馆陟嶙峋。 城中绍祚千年圣,海外占风九译人。 峤岭古来称绝徼,梯山从此识通津。 舆琛辇赆无虚岁,徒说周朝白雉驯。 |
| 表章泉石幽,领略鸥鹭閒。 阴阴杨柳边,小筑置曲栏。 平铺箪纹绿,俯仰眼界宽。 俗尘不可污,渔艇时往还。 是心淡如水,声名落人寰。 身行霄汉上,梦绕沧波间。 我欲从公游,斫脍覆酒船。 三弄喷霜竹,月高风露寒。 |
| 桃花结子杏花落,蛱蝶飞来绕新绿。 胭脂如醉春意浓,嫣然一笑桃杏俗。 蔷薇之露不涴衣,玉颊仿佛生頩姿。 无双国色自爱惜,描貌安用诗人诗。 雨湿东风三月尾,夜寒烧烛照花睡。 索花劝饮乾百壶,美人羞死颦眉翠。 |
| 松竹林中读异书,公馀有味在三馀。 立之犹未登台阁,予不负丞丞负予。 |
| 古来丞尚涉文书,近世何曾识吏胥。 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
| 池疏龙首水循除,日暖游鯈得自如。 官已忘机民正乐,鱼今知我我知鱼。 |
| 竹窗环佩声珑玲,开窗不见山眉青。 玉妃翦水堕花片,龟手入袖肤粟生。 紫茵锦幕燎炉炽,不知酒面寒欲冰。 春葱百指酌暖玉,似胜煮茗松风鸣。 亭中主人笑无语,雪景佳处未易评。 诗成呵笔笔随冻,冥搜有味银海明。 天风浩浩吹鹤氅,欲跨白霓凌太清。 负暄曝背者谁子,此亭可望不可登。 |
| 玉粹金浑好弟史,向来驰誉鬓双青。 世间贤美宁常有,百岁三亭过一亭。 |
| 翠微四绝载蓬瀛,柳引游人入画屏。 诗借乐天传得远,出因和靖隐来灵。 半空梁驾桥阑赤,一道腰分草界青。 妆点风光如此盛,藕花香里又三亭。 |
| 月华如水恰中庭,乌鹊枝头栖复惊。 晚暑三亭随雨过,秋声一半在虫鸣。 |
| 一径叉分,三亭鼎峙,小园别是清幽。 曲阑低槛,春色四时留。 怪石参差卧虎,长松偃蹇拿虬。 携筇晚,风来万里,冷撼一天秋。 优游。 销永昼,琴尊左右,宾主风流。 且偷闲,不妨身在南州。 故国归帆隐隐,西崑往事悠悠。 都休问,金钗十二,满酌听轻讴。 |
| 贱人敢图柄,时哉天步艰。 相尔箦中意,三亭宁腼颜。 佩印能几时,网成已入关。 宣言往代汝,天道真可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