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三伏」的诗词
  • 1
    [宋]

    《和叶枢密题谢清音道人扇面》

    纷纷朝市利名忙,唯有山林与寄长。
    枢相好奇聊玩物,道人弄笔欲专房。
    方嫌小景鲛绡窄,忽辱新诗茧纸香。
    潭府炎范无著处,聊将三伏助清凉。
  • 2
    [宋]

    《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

    渺渺湖风引桂舟,竹舆沙径晚山稠。
    千峰影底鸣双涧,三伏日中含九秋。
    邂逅襟期俱洒落,等间归计少迟留。
    何时更约云门路,踏破青鞋布袜休。
  • 3
    [宋]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

    四十里苍翠,中环万屈盘。
    望城藏谷底,觅路上云端。
    笋出一春醉,樵深三伏寒。
    山翁无将相,只是敬苋冠。
  • 4
    [唐]

    《何处堪避暑》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
    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
    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
    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
    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
    如此来几时,已过六七秋。
    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
    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此语君莫怪,静思吾亦愁。
    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
  • 5
    [宋]

    《次韵传道自适兼呈都司芸叟学士》

    楚国陈夫子,周南颇滞留。
    弊袍披槁叶,瘦马兀扁舟。
    药饵过三伏,文书散百忧。
    何人共禅悦,居士有浮休。
  • 6
    [宋]

    《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

    天遣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药寮坐看云穿屋,莲棹归将叶盖头。
    三伏凉来那易得,百年饱外更何求?
    合词但祝为霖手,早侍薰弦十二旒。
  • 7
    [唐]

    《竹窗》

    ...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
    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
    烟通杳霭气,月透玲珑光。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
    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
    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乃知前古人,言事颇谙详。
    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 8
    [宋]

    《寓陈杂诗十首》

    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
    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征。
    阴阳久乖张,此事颇有凭。
    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
    旧雨水未干,洞房苔欲青。
    新雨虽霢霢,欺我墙善崩。
    虚堂就夕眼,永夜楸桐声。
    萧然秋气至,岂觉巾屦轻。
    怜我老病者,三伏困熏蒸。
    得凉且饱饭,何暇念秋成。
  • 9
    [宋]

    《谢人送壑源绝品云九重所赐也》

    三伏汗如雨,终朝沾我裳。
    谁分金掌露,来作玉溪凉。
    别甑炙炊饭,小炉深炷香。
    曲生何等物,不与汝同乡。
  • 10
    [唐]

    《颜上人房(一作题西明自觉上人房)》

    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
    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
    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
    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
  • 11
    [宋]

    《和巩兴宗题回峰寺赠明山主》

    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择长。
    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
    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
    相逢无一事,不必下禅床。
  • 12
    [宋]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

    兀傲胡床酒半醒,钓筒收尽数舟横。
    风生细葛无三伏,月上疏林正四更。
    北斗离离低欲尽,明河脉脉去无声。
    斥僊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 13
    [宋]

    《儿辈次复热诗韵再次韵示之》

    蓐收何在涉层空,三伏炎蒸尚未中。
    况复今宵无好月,不知底处有清风。
    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
    忆昔给孤园里梦,褰裳觅路踏泥融。
  • 14
    [宋]

    《分题得莫氏荷池》

    我老贫无居,借宅横水北。
    轩窗五月凉,四面绕修竹。
    方塘贮清泉,绿净荫湖目。
    初疑青钱小,稍展圆盖绿。
    红妆出菡萏,敛萼似羞缩。
    清晨露华滋,掩苒耀容服。
    风来香十里,雨过珠百斛。
    全家在清凉,衾枕有余馥。
    吾师老瞿昙,六入渐驱逐。
    尘嚣化五浊,热恼变三伏。
    食实餐其根,对案何用肉。
  • 15
    [宋]

    《次韵朱少章潭雷锋马上口占》

    幽都风俗慕成都,可待遨头指路隅。
    杨柳垂阴连北道,芙蕖舒艳亚西湖。
    客思剧饮逃三伏,人患苛留阻一呼。
    回首未忘忧墨吏,渡江应不怕天吴。
  • 16
    [宋]

    《和黄冕仲寄题延平泠风阁》

    泠风三伏是清秋,虽有炎蒸不汝留。
    满地溪山归藻井,有时丝管下沧洲。
    快哉便得逍遥趣,偶尔还成汗漫游。
    谁为发挥无妙手,赋凌楚玉有家丘。
  • 17
    [宋]

    《次韵子瞻感旧》

    还朝正三伏,一再趋未央。
    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
    梦中惊和璞,起坐怜老房。
    为我忝丞辖,置身愿并凉。
    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
    早岁发归念,老来未尝忘。
    渊明不久仕,黔娄足为康。
    家有二顷田,岁办十口粮。
    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
    辛勤养松竹,迟莫多风霜。
    常恐先著鞭,独引社酒尝。
    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
  • 18
    [宋]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剧暑当三伏,新凉似九秋。
    日光还欲吐,云影未全收。
  • 19
    [唐]

    《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

    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 20
    [宋]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环波亭》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岧峣枕北墙。
    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
    凫鹥聚散湖光净,鱼鳖噶瓦影凉。
    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相关字典
相关成语
相关词典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