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薰风吹梦听新蝉,又向长桥舣钓船。 好剪吴松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 |
| 洛阳三十六峰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今日偶题题似着,屋檐斜入一枝低。 |
| 三十六峰当郡前,世间无此好山川。 辞家上马消一日,去蜀题桥今七年。 草奏南宫文似锦,紬书东观笔如椽。 批风判露名花里,正是彭州二月天。 |
| 晚晴紫翠溢平川,三十六峰凝霁烟。 匹练依稀分秀岭,玉虹摇曳舞危巅。 寒光定是连明汉,清气都疑贯九渊。 可笑夜来风吹来,乱沟斜涧亦涓涓。 |
| 吾州可但佳山水,薰沐诗书自不同。 牧守曾留今相国,郡人况有我文公。 诸贤雅欲相俎豆,一念底须多缿筒。 三十六峰吟更笔,只将无事过年丰。 |
| 不用丹青染素翰,疏烟分染碧云端。 一千里地镜中镇,三十六峰天半寒。 巢露叶中呈物象,滤罗带畔叠木峦。 人间此是清凉药,时向尘中为展看。 |
|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 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 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 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
|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 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 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 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斸砂床汲汤井。 |
| 簿领尘埃地,淹回岁月阑。 青山应有素,去路肯留难。 吏隐宁官冷,心清则体胖。 不嫌时拄笏,三十六峰寒。 |
| 忆昔秦时,中秋日、武夷九曲。 烟寂寂、斜阳数尺,寒鸦枯木。 三十六峰凝晓翠,一溪流水生秋绿。 正满林、桂子散天香,飞金粟。 神仙客,金丹熟。 玉诏下,云生足。 岩头新换骨,尚粘红肉。 夜半月华明似昼,玉皇降辇铺淆餗。 笑曾孙、回首幔亭前,空松竹。 |
| 山前流水化平陆,溪上群山叠寒玉。 寺逢劫火一再迁,唯有浮图立於独。 江南佛法多衰谢,主张名教一夔足。 诗人江西派,更是真如旧尊宿。 我生遍参未究竟,布袜青鞋走林谷。 师言子归有余师,留饭青精盘苜蓿。 杖藜并语松林路,行听松声如度曲。 尚寒三十六峰盟,游罢同回把黄菊。 |
| 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粲登临独倚阑。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後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 |
| 朝阳滉漾水朦胧,晓烟横抹天微风。 三十六峰不著色,点缀淡墨排秋空。 小山连延大山倨,林深无人但云树。 平生爱山真成癖,我以意行本无住。 黄山之路何敧危,黄山之溪何涟漪。 登山度水亦劳止,正要行役发吾诗。 仙家与世不相远,径入桃源亦良便。 向来父老亦行,竹箨桃花大於扇。 |
| 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 常日锦囊犹有句,况从三十六峰来。 |
| 早闻三十六峰前,愿寄茅茨一涧边。 谷转马蹄山缭绕,岩开虎口树婵娟。 阳坡日暖宜瓜地,阴岭天寒熟芋田。 便好与公相隐去,不宜相对尚茫然。 |
| 香山有个狂客,恣游三十六峰。 不是河南贤尹,谁赠明月清风。 |
| 古今墨客兼骚客,推许黄山甲众山。 三十六峰层汉外,百千万岫乱云间。 炼丹帝往名长在,捣药仙归臼已閒。 叶落花开人寂寂,雄鸣雌和鸟关关。 瀑湍岩罅常飞沫,砂现崖巅未带殷。 水畔青牛眠正稳,源头白鹿去仍还。 清潭易见鱼翻锦,幽洞难窥豹露斑。 著罢棋枰留嶂顶,流来桃片点溪湾。 鸾翔弄影非无侣,鹤唳冲天岂类鹇。 空谷伐柯樵父远,平川... |
| ...是四明石窗主,新自五老峰头还。 猿留鹤恋不觉久,碧落有诏行催班。 却愁曳履践台斗,三十六峰花木闲 |
| 仙人爱楼居,梯空炫灵赫。 下有炼丹井,光怪不容羃。 凌里酌井花,御风谢尘迹。 飘摇芙蓉旆,三十六峰碧。 欲扣读易翁,苍苔洞门閴。 |
| ...发黄冠逞神通,手把武夷提得起。 大槐宫中作蝼蚁,醒来闻此心豁喜。 芒鞋竹杖一弹指,三十六峰落眉尾。 魏王岂是中秋死,玉骨犹存香迤逦。 八百年来觅只鹤,一举直上三万里。 半杯浇湿曾孙齿,幔亭遗事落人耳。 新村渡头拽转蓬,寒猿声落青烟里。 老松今已几年梢,毛竹于今复生米。 岩上无人花自红,幽鸟自鸣鸣自止。 笑将铁笛起清风,白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