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叠古阳关。 轻寒噤、清月满征鞍。 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绣巾揾脸,金柳初攀。 自回首,燕台云掩冉,凤阁雨阑珊。 天有尽头,水无西注,鬓难留黑,带易成宽。 啼妆,东风悄,菱花在,拟倩锦字封还。 应想恨蛾凝黛,慵髻堆鬟。 奈情逐事迁,心随春老,梦如香冷,欢与花残。 闲煞唾茸窗阁,十二屏山。 |
|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 人生飘聚等浮萍。 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 正无奈、黯黯离情。 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 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 笳鼓发,戍云平。 此夜思君,肠断不禁。 尽思君送君。 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 奈此去... |
| 三峡巴江似直流,叠溪屏障几曾收。 冰绡翦破裁云幔,银汉倾斜作玉沟。 画角鼓声催急雨,阳关笛曲送深秋。 谁将折笔图成后,可挂松风最上楼。 |
| 百年摩诘阳关语。 三叠嘉荣意外声。 谁遣伯时开缟素,萧条边思坐中生。 西山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 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 |
| 百年摩诘阳关语,三叠嘉荣意外声。 谁遣伯时开缟素,萧条边思坐中生。 |
| 燕无消息雁都回,三叠阳关笛更哀。 可惜梅花逢夜雨,一场春怨满苍苔。 |
| 浑道无情易别离,袖痕看取泪燕脂。 阳关三叠何须唱,正是征鞍欲去时。 |
| 整顿春衫欲跨鞍。 一杯相属少开颜。 愁眉不似旧时弯。 未见两星添柳宿,忍教三叠唱阳关。 相思空望会稽山。 |
| 晚秋烟渚。 更舟倚、萧萧雨。 水痕清汜,迤逦渐整,云帆西去。 三叠阳关,留下别离情绪。 溪南一坞。 对风月、谁为主。 酒徒诗社,自此冷落,胸怀尘土。 目送鸿飞,莫听数柔橹。 |
| 三叠阳关声,两行铅水泪。 人方入荒陋,天或我遐弃。 雪山雁不到,音书何以寄。 |
| 宝髻绾双螺,蹙金罗抹。 红袖珍珠臂?。 十三弦上,小小剥葱银甲。 阳关三叠遍、花十八。 雁行历历,莺声恰恰。 洗尽歌腔旧呕哑。 坐中狂客,不觉琉璃杯滑。 缠头莫惜与、金钗插。 |
| 倾盖侣,古语诵邹阳。 曲水一觞今意懒,阳关三叠重情伤。 离恨落花当。 人截镫,归骑莫仓黄。 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 高枕熟黄粱。 |
| 陇云沈,新月小。 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试著罗裳寒尚峭。 帘卷青楼,占得东风早。 翠屏深,香篆袅。 流水落花,不管刘郎到。 三叠阳关声渐杳。 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
| 尧天雨露承新诏。 珂马风生趋急召。 玉符曾将虎牙军,金殿还升龙尾道。 征西镇北功成早。 仗钺登坛今未老。 樽前休更说燕然,且听阳关三叠了。 |
| 行舟荡漾鸣双桨。 江流为我添新涨。 指顾隔汀洲。 人归心尚留。 阳关三叠举。 怨柳离情苦。 何似莫来休。 不来无许愁。 |
| 送春曾到百花洲。 夕阳收。 暮云留。 想伴花神,骑鹤上扬州。 回首湖山情味淡,重把酒,更登楼。 相思南浦古津头。 未拿舟。 已惊鸥。 柳外归鸦,点点是离愁。 空倚阳关三叠曲,歌不尽,水东流。 |
| 东风吹雨湿平芜,三叠阳关醉唾壶。 往事尽随尘世界,新来只怪老头颅。 百年祖父留汤沐,千里儿孙有饭盂。 目断长亭休折柳,斜阳山外是西湖。 |
| 镇南旌旆照江皋,入幕如今客最高。 月暗秋城稀击柝,云飞朝栋剩挥毫。 长亭酒尽歌三叠,半夜溪深雨一篙。 莫恋阳关更西路,九关归路踏金鳌。 |
| 人生此会能几回,坐上有客皆怀开。 更听阳关三叠曲,何日复遇此翁来。 |
| 自说羁怀老更慵,淮山入梦碧丛丛。 一尊醽醁人将别,三叠阳关曲易终。 此去若无鸿雁信,相望未免马牛风。 耘云钓月平生事,我亦谋归古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