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 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
| 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 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
|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
| 罫布畦堪数,枝分水莫寻。 鱼肥知已秀,鹤没觉初深。 |
|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 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
| 新月迎宵挂,晴云到晚留。 为遮西望眼,终是懒回头。 |
| 源上花初发,公应日日来。 丁宁红与紫,慎莫一时开。 |
| 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
| 同事空王岁月深,相思还寄定中吟。 遥知清静中和化,只用金刚三昧心。 [予早岁与钱君同习读《金刚三昧经》,故云。 ] |
|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 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 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且游申湖。 [三堂在虢。 申湖在陕。 ]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
| 秀野临空阔,三堂若是班。 荷香平入座,湖影倒涵山。 鱼鸟丹青里,云烟水墨间。 他年傥同社,应共狎鸥閒。 |
| 今年龙象颇多,权作三堂结夏。 虽然名字不同,是法本无高下。 |
|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 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
| 衡门宿昔只栖迟,惭愧三堂春事奇。 为有丛筠傍流水,故教疏影作横枝。 香罗未办凌波去,素魄休论啼鴃时。 乞与江南风格在,鼻端聊遣广文知。 |
| 乃翁守西鄙,胡骑敢凭陵。 抚士无余货,吏以文结绳。 向闻来三堂,今复走巴陵。 泝流几千里,云梦苦炎蒸。 风樯易阵马,犹使勇气增。 子今远寄省,寄谢余岂能。 江山可留咏,燕许昔尝曾。 |
| 牛车读古书,少作游秦客。 一朝起为郎,华省何赫赫。 若有南山云,时时生枕席。 云润不益老,呼吸乘间隙。 抱痾初骇闻,既愈赖药石。 遂请虢太守,虢事简且适。 况有三堂存,韩诗犹可觌。 永歌复饮酒,东平希阮籍。 |
| 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 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渌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争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来,欲饮三堂无事酒。 三堂本来一事无,日长睡起闻投壶。 床头砚石开云月,涧底松根劚雪腴。 山棚盗散人安寝,劝买耕牛发陈廪。 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