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桥横落浅沙边,沙岸疏梅卧晓烟。 新雨涨溪三尺水,渔翁来觅渡船钱。 |
| 睦州担板汉,从来见一边。 浅深三尺水,上下两重天。 |
| 从来人说天难做,才怨春阴又怨晴。 昨夜雷驱三尺水,更愁桥断一通行。 |
| 雨涨秋池三尺水,亦有秋风到池里。 荷花颜色不如故,零乱寒芦并折苇。 鸂鶒飞来依晚红,荡桨徐徐莫惊起。 擘蓬截藕尚堪餐,一醉何辞碧筩美。 |
| 药炉茶灶淡生涯,听雨犹能惜物华。 蘸岸顿添三尺水,沾泥不贷一城花。 闲摩病眼开书卷,时傍危栏弄钓车。 稚子孤行八千里,喜闻炊熟可还家。 |
| 方见云山出,忽然风雨来。 暴生三尺水,推去一阶苔。 古意何能解? 新诗止自裁。 天时与人事,历历不须猜。 |
| 危磴上嶙峋,泉声静更闻。 雨添三尺水,僧卧半间云。 境胜诗难好,林深日易曛。 忘言观众妙,一缕起炉熏。 |
| 数椽茅屋小桥头,地段无多景自幽。 为爱平池三尺水,最宜明月一轮秋。 静留人影摇歌扇,轻动风涟下钓钩。 相去幽居无十步,不论时节恣来游。 |
| 有客题诗海涌峰,高怀渺渺托冥鸿。 勾吴伯业荒烟外,梵塔觚棱杳霭中。 石坐千人停可月,剑埋三尺水还风。 目前无限登临意,古木苍藤叫郭公。 |
| 欲了老妻窀穸事,屈指前期日无几。 羊肠路险不容车,水涩石高滩齿齿。 天公悯我忧恼深,一雨骤添三尺水。 黄流又恐舟难行,落尽雪花天宇清。 六龙扶毂日杲杲,更乞天公旬日晴。 襄事归来闭门坐,但拥竹炉多炽火。 |
| 市尘不到放翁家,绕麦穿桑野径斜。 夜雨长深三尺水,晓寒留得一分花。 闷从邻舍分春瓮,闲就僧窗试露芽。 自此年光应更好,日驱秧马听缫车。 |
| 秋风吹雨到江濆,小阁疏帘晚色分。 津吏报增三尺水,山僧归入万重云。 飘零露井无桐叶,断续烟汀有雁群。 了却文书早寻睡,檐声偏爱枕间闻。 |
| 人谓狂生本不狂,漆身吞炭事何常? 乱余宾客搜亡命,赦后英雄耻故乡。 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鞵寒踏九州霜。 随身一掬澜翻泪,不哭穷途哭战场。 |
|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 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 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 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
| 洞灵尊上德。 虞石会明真。 要妙思玄牝。 虚无养谷神。 丹丘乘翠凤。 玄圃御斑麟。 移棃付苑吏。 种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 从今复几春。 海无三尺水。 山成数寸尘。 |
| 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 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 欲洗世间筝笛耳,为言千斛不须求。 |
| 扁舟远适越溪滨,双桨惊飞白鹭群。 要趁秋江三尺水,去看山寺九峰云。 西风网罟沿村集,落日钟声隔水闻。 好对黄花同一醉,故园晴色晚如熏。 ¤ |
|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
| 久客不忘归,如头垢思沐。 身行江海滨,梦绕嵩少麓。 马何预得失,鵩何了淹速。 匣中三尺水,瘴雨生新绿。 胡为古驿中,坐听风吟木。 既非还吴张,亦异赴洛陆。 两公茂名实,自是宜鼎轴。 发发不可迟,帝言频郁穆。 |
| 先辈匣中三尺水,斩蛟曾入吴潭里。 提归未肯策奇勋,轩冕泥涂真戏耳。 鸡林削铁不足比,昆吾百炼安可齿? 淬花不莹鹈膏,掉鞘却敲鸾凤髓。 忆昔破敌如破竹,带霜飞渡桑乾曲。 于今绣涩混铅刀,不遇何异荆山玉? 惊雷夜作青龙哭,血痕冷剥苔花绿。 野人一见骇心目,到手抚摩看不足。 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 老军疲将长慨叹,愿欲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