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 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 悠悠龙节去,渺渺蜃楼新。 望里行还暮,波中岁又春。 昏明看日御,灵怪问舟人。 城邑分华夏,衣裳拟缙绅。 他时礼命毕,归路勿迷津。 |
|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 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 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 塍畔起鸊鹈,田中通舴艋。 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 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 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 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 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 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 |
|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 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车边。 |
| 水物轻明淡似秋,多情才子倚兰舟。 碧莎裳下携诗草,黄篾楼中挂酒篘。 莲叶蘸波初转棹,鱼儿簇饵未谙钩。 共君莫问当时事,一点沙禽胜五侯。 |
|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
|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 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 |
|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 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 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 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
|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 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 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
|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两声。 |
|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 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 |
|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 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
|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
| 冢上两竿竹,风吹常袅袅。 --郑郊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冢中人 |
| 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 下有大波澜,对之无由见。 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 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 欲知求友心,先把黄金炼。 |
| 世间荏苒萦此身,长望碧山到无因。 白鹤徘徊看不去,遥知下有清都人。 |
|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 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 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 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
|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 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
| 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两悠悠。 船中闻雁洞庭宿,床下有蛩长信秋。 背照翠帘新洒别,不挑红烬正含愁。 萧骚寒竹南窗静,一局闲棋为尔留。 |
| 尽说青云路,有足皆可至。 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 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 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 |
|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