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 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 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 今亦不冻馁,昔亦无馀资。 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 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 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 |
万事皆零落,平生不可思。 惟馀酒中趣,不减少年时。 |
未央墙西青草路,宫人斜里红妆墓。 一边载出一边来,更衣不减寻常数。 |
去春会处今春归,花数不减人数稀。 朝笑片时暮成泣,东风一向还西辉。 |
南云走冷圭,北籁号空木。 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
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 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 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
纵调为野吟,徐徐下云磴。 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 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 |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
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 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 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 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 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 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 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 |
南光走冷圭,北籁号空木。 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 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
何必襄阳孟浩然,苦吟自可继前贤。 虎丘合去十二度,熊轼再游三百年。 云阁为君追旧额,霓裳从古播朱弦。 此行不减唐人乐,畅饮惟无八酒仙。 |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
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 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 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意清净,貌棱棱。 亦不减,亦不增。 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 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 |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 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 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
...,肯秘辽天声。 蓝缕真子褐,葳蕤近臣缨。 以兹夺尔怀,常恐道不成。 吾门弟子中,不减惠休名。 一性研已远,五言功更精。 从君汗漫游,莫废学无生。 忍草肯摇落,禅枝不枯荣。 采采慰长路,知吾心不轻。 幻情有去住,真性无离别。 留取老桂枝,归来共攀折。 |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
...缫丝纶,展转多头绪。 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 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 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 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 九月夜如年,幽房劳别梦。 不知别日远,夜夜犹相送。 玉床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