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宇腥埃风满山,只饶二十里云閒。 要知人好境不好,最怕身闲心未闲。 |
| 馆舍幸相近,因风及病身。 一官虽隔水,四韵是同人。 衰卧朦胧晓,贫居冷落春。 少年无不好,莫恨满头尘。 |
|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 极目俄登最上岩,秋风衰草塞云閒。 漫游江浙几千里,今识东南第一山。 志士逢时宁恨晚,壮怀有泪不须潸。 兴亡自古知多少,天道何曾不好还。 |
|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
| 极浦寒云压雁低,石机老叟手如龟。 茫茫沙上银千顷,袅袅风前玉一丝。 鹭失庐花惊月早,鱼吹柳絮上冰迟。 故人物色嫌相认,从有羊裘不好披。 |
|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
| 清晨启重门,童子净洒扫。 披衣视天宇,野旷日杲杲。 忆昨怀故园,似遭青山恼。 一狷彼此念,适意无不好。 我性真坦率,逢人辄倾倒。 非关渠我欺,摆落自不早。 凉飙吹衣裳,溪色映青稻。 饮水读我书,逍遥以终老。 |
| 肃然凝目引秋光,帆过东溟白鸟行。 不好不离虽自肯,海山谁为说经王。 |
| 浮生失故业,穷岁无宁居。 朝行汧陇间,暮止沧海隅。 凄其风雨交,饥寒呆泥涂。 寥寥太古怀,目击谁与俱? 齐君不好瑟,嬴氏不爱儒。 举世媚同尘,出类为疏迂。 何如归去来? 且作耕田夫。 |
| 昔别溪南寺,奇庞总角儿。 传闻不好弄,賸喜更能诗。 弦术真吾道,躬行是汝师。 掖垣家学在,何以遍参为。 |
| 弱岁不好弄,俯窥同队鱼。 开编便头角,诸老办吹嘘。 囊锦馀诗草,悲风忽輤车。 人今埋玉恨,清泪洒衣裾。 |
| 吾谓钓者徒,今古不同流。 今钓曲为饵,古钓直不钩。 直钓不在得,所得过於求。 贡钓志在得,所得良可羞。 乃知今古钓,不可相为谋。 好古不好今,颇若能自修。 试问羊裘人,亦合子意不。 |
| 僊人白日上青冥,千载如闻月下笙。 南北万山俱在下,中间一水独穿城。 江西个是绝奇处,天下几多虚得名。 滕阁孤台非不好,秪缘犹带市朝声。 |
| 魏武平生不好香,枫胶蕙炷洁宫房。 可知遗令非前事,却有余薰在绣囊。 花飞蝶骇不愁人,水殿云廊别置春。 晓日靓妆千骑女,白樱桃下紫纶巾。 |
| 牡丹不好长春好,有个因依。 一两枝儿。 但是风光总属伊。 当初只为嫦娥种,月正明时。 教恁芳菲。 伴著团圆十二回。 |
| 千丈风漪。 霁光明处,花柳高低。 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 贪呆觑着帘儿。 不好价、伊家怎知。 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 |
|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
| 大范今无寺,秋屏故有基。 看山非不好,吊古却成悲。 行役真何若,同来也未迟。 题诗只恶语,差胜不题诗。 |
| 铜梁县庭公事少,铜梁县市官桥小。 上山下山石作街,街南街北人家好。 人家好农不好商,婚男嫁女不出乡。 香芹煮羹饭有稻,木绵纺丝衣有裳。 陈郎邀我青樽满,情多已觉回鞭懒。 酒酣欲写铜梁歌,百钱买笔紫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