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人翁已强安名,何待区区唤一声。 坐得石头穿透底,依然打个不惺惺。 |
| 宁复露棱角,明心不受欺。 千年谁可转,空照是宗师。 |
| 夜寒错认定盘星,金屑霏霏翳眼睛。 教坏平人至今日,惺惺划地不惺惺。 |
| 昼也惺惺,夜也惺惺。 既不掉举,亦不昏沉。 何须求白玉,只此是黄金。 |
| 这僧不妨懵懂,白兆终是惺惺。 不惺惺,药因救病出金瓶。 |
| 善恶不思,名为顶句。 内外绝依,名为得住。 时时寂寂惺惺,时时退步荐取。 如是三十年,觅之总无处。 觅无处,赢得双眉时陡聚。 |
| 学道如初不变心,千魔万难愈惺惺。 直须敲出虚空髓,拔却金刚脑后钉。 |
| 瑞岩频唤主人翁,彻底惺惺不若聋。 裂尽见闻行活路,乡关犹隔海千重。 |
| 夫差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 妖艳恩作宫露浊,忠臣心苦海山青。 萧条陵陇侵寒水,仿佛楼台出杳冥。 此是前车况非远,六朝何更不惺惺。 |
| 饮食无他止养身,人间多少不惺惺。 朝晡细嚼家常饭,一卷神农本草经。 |
| 观音大士弘悲愿,千臂壮严千眼明。 定慧慈威咸具足,山僧赢得不惺惺。 |
| 急急回头。 得得因由。 物物更不追求。 见见分明把个,般般打破优游。 净净自然莹彻,清清至是真修。 妙妙中间通出入,玄玄里面细寻搜。 了了达冥缨。 稳稳拈银棹,惺惺驾、般若神舟。 速速去超彼岸,灵灵现住瀛 |
| 依山隐雾。 临池影舞。 却被文皮自误。 豫章楠梓有何辜,受斤斧、伤残无数。 惺惺不悟。 还同暮故。 身后虚名何处。 霎儿光景认为真,尽忘了 |
| 马风子,不悟坏修行。 虽在环墙居处稳,诗词引出假声名。 惹得不安宁。 夸伶俐,却是不惺惺。 自愧隐身身不密,空成潦倒白头生。 怎得赴蓬 |
| 修行学道,切莫凭婴姹。 只是这些儿,把尘俗、般般不惹。 自然萧索,寂寞与他依,餐残饭,著粗衣,饱暖休相舍。 常从坦荡,守养身躯假。 闲里得真闲,觉清凉、惺惺洒洒。 暗中功行,直待两盈盈,灵明显,做逍遥,师父看来也。 |
| 急急回头。 得得因由。 物物更不追求。 见见分明把个,般般打破优游。 净净自然莹彻,清清至是真修。 妙妙中间通出入,玄玄里面细寻搜。 了了达冥幽。 稳稳拈银棹,惺惺驾、大法神舟。 速速去超彼岸。 灵灵现住瀛 |
| 二月初五,群花竞吐。 或逞夭红,或夸雅素。 月下精神,风前态度,明明祖意无回互。 堪悲堪笑老灵云,错认桃花作眼睛,至今犹自不惺惺。 |
| 易尽世间颜色,普庵顶相奚为。 等大虚空一体,雾露云霞表衣。 眼观不见,耳听不知。 惺惺不昧,了了何亏。 自解拈花知起处,冷笑达磨更西归。 用晦隐显无劳失,亘古亘今也大奇。 |
| 光阴转指。 百岁知能几。 儿时童稚,老来将耄矣。 就中些子强壮,又被浮名牵系。 良辰尽成轻弃。 此何理。 若有惺惺活底,必解自为计。 清尊在手,且须拚烂醉。 醉乡不涉风波地。 睡到花阴正午,笙歌又还催起。 |
| 循规守短,无绳自缚。 纵贡无碍,外道魔军。 存心澄寂,默照邪禅。 恣意忘缘,解脱深坑。 惺惺不昧,带锁锁枷。 思善思恶,地狱天堂。 佛见法见,二铁围山。 念起即觉,弄精魂汉。 兀然心定,鬼家活计。 进则迷理,退则乖宗。 不进不退,有气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