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黄斜日留汀草。 檐低半露遥岑小。 病眼不禁愁。 阑干无数秋。 雁声何处落。 旧梦还惊觉。 风重葛衣单。 深山吹笛寒。 |
| 人言物不齐,相较三十里。 以梅等君芳,何啻隔弱水。 杜陵状百物,无语可著此。 巡檐索之笑,但不禁冷蕊。 |
| 酒浓花艳秋波滑。 舞余腰素花枝活。 相见又还休。 不禁归去愁。 醉衾成独拥。 月冷知霜重。 早是梦难成。 梅花肠断声。 |
| 翠箔阴阴笼画阁。 昨夜东风恶。 芳径满香泥,南陌东郊,惆怅妨行乐。 伤春比似年时恶。 潘鬓新来薄。 何处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 |
| 窄袖浅笼温玉,修眉淡扫遥岑。 行时云雾绕衣襟。 步步莲生宫锦。 菊与秋烟共晚,酒随人意俱深。 尊前有客动琴心。 醉后清狂不禁。 |
| 捍拨声传酒绿,蔷薇面衬宫黄。 娇波斜入鬓云长。 眉与春山一样。 潇洒不禁疏瘦,低回犹似思量。 换花梨叶晚阴凉。 说与三年梦想。 |
| 映阶芳草净无尘。 新晴隔柳阴。 绿丝步障碧茸茵。 遮藏欲尽春。 寒未了,酒须深。 残花无处寻。 年来陪尽惜春心。 闲愁渐不禁。 |
| 翠箔阴阴笼画阁。 昨夜东风恶。 香迳漫春泥,南陌东郊,惆怅妨行乐。 伤春比似年时觉。 潘鬓新来薄。 何处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 |
|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 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是我心肠。 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 |
| 花插不萌枝,衣披无缝袄。 百万人前辊绣扑,八十翁翁忘却老。 挨开千圣门,乾坤只反一毛吞。 拶透长安道,净秽不禁苕箒。 当年曾蹈须弥卢,而今觉见众山小。 布丹青,打之绕,猫儿洗面自道好。 |
| 远目伤心楼上山。 愁里长眉,别后峨鬟。 暮云低压小阑干。 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瘦倚溪桥梅夜寒。 雪欲消时,泪不禁弹。 翦成钗胜待归看。 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
| 诗人骑马接官回,解后居庸怀抱开。 冷地不禁风聒聒,炎天长见雪堆堆。 昨宵我梦中南去,今日君从直北来。 说尽穷阴无限事,呼童携酒上金台。 |
| 论交眉语,惜别心啼,费情不少。 蕙渺溱期,苹深汜经轻误了。 几度金铸相思,又燕紧鸿杳。 谁料如今,被莺闲占春早。 频把愁勾,惜鸦云、娇红犹绕。 浑拚如梦,争奈枕酲屏晓。 欲寄芙蓉香半握,怕不禁秋恼。 重是亲逢,片帆双度天杪。 |
| 玉烛调元黍律均。 迎长嘉节属芳辰。 云如惜雨钩牵雪,梅不禁风漏泄春。 天意好,物华新。 偷闲赢取酒边身。 太平朝野都无事,且与莺花作主人。 |
| 伤春情味酒频中。 困倚小屏风。 宝钗斜插,懒来梳洗,懒出帘栊。 云鬟?鬌娇无力,此醉不禁重。 分明彷佛,未央杨柳,太液芙蓉。 |
| 残雨在檐犹点滴,断云衔日正苍凉。 清愁偏向暮年觉,少睡不禁秋夜长。 帘影渐生禽语乐,杵声初动药尘香。 诸儿作吏俱安否,那得乘风至汝傍? |
| 汤沐身轻念出游,近春原野霁烟浮。 楼阴雪在玉三寸,云罅月生银一勾。 穷巷客稀常足睡,暮年诗退不禁愁。 乡邻无事冬耕罢,独倚篱门数过牛。 |
| 居屦送人征影远,布裘知我涕痕零。 初愁冻雪无狐白,忽喜晴霄现卵青。 欲向华山成稳睡,不禁楚泽自长醒。 桃源自昔无秦历,草木荣枯是瑞蓂。 |
| 病去那知春事深。 流莺唤起惜春心。 桐舒碧叶悭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 怜绣阁,对云岑。 苦无多力懒登临。 翠罗衫底寒犹在,弱骨难支瘦不禁。 |
| 秋萧索。 灯火新凉帘幕。 翠被不禁临晓薄。 南楼闻画角。 想见玉壶冰萼。 一夜西风开却。 梦觉乌啼残月落。 幽香无处著。 愦?闲蝗?梢皇祝*据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云,此乃宋俞紫芝诉衷情词,当为王庭筠所书,并非其自作。 全金诗误作王词,辽海丛书辑黄华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