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王气萃钱塘,襟带江湖国势强。 万顷烟波流德泽,四时弦管乐丰穰。 帆归别浦鱼盐聚,雨过平堤草木香。 欲赋上林才不逮,举头三祝寿无疆。 |
鹤发东宫体孝文,明堂服色谩云云。 力行到底终何似,不逮躬行万石君。 |
独漉独漉,水多泥滑。 泥滑道阻,伤我车毂。 持膏作烛,将以照夜。 虚花掩光,不逮槃下。 猛虎在山,百兽畏威。 陷阱三日,垂首诉饥。 铁生矿中,人冶为器。 剑负威神,锤则委地。 男儿生身,万事纲纪。 突梯无施,不如女子。 |
客子寒亦行,正月固多阴。 马头东风起,绿色日夜深。 大道不敢驱,山径费推寻。 丈夫不逢此,何以知岖嶔。 行投舞阳县,薄暮森众林。 古城何年缺,跋马望日沉。 忧世力不逮,有泪盈衣襟。 嵯峩西北云,想像折寸心。 |
青山锁连环,白间走鸣濑。 迷津毫发间,舟与危石会。 回渊聚浮沫,断壁余澎湃。 玩奇心若惊,览景自不逮。 悠然一回首,孤驿已茫昧。 停桡念经历,履地犹旋愦。 悲风啸枯林,暮野云相盖。 隔船闻和歌,沽酒慰疲怠。 |
高堂有亲今老矣,孝子晨昏奉甘旨。 伤哉贫也敢辞劳,百里迢迢亲负米。 后来列鼎坐重裀,积粟万钟不逮亲。 古言周急不继富,为母请粟非无人。 |
老合休官况七旬,我非辞富欲居贫。 也知光景无多日,更觉筋骸不逮人。 岂谓九重恩未替,复颁一札意犹亲。 囊封再上终期允,已对苍穹誓此身。 |
貂蝉不逮老端明,世济谁如好弟兄。 能着青衫谐计吏,却将白发去边城。 夜魂俄断凝香寝,秋泪仍兼曳履声。 万石君家同一传,嗣书应更有公卿。 |
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 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 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 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 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 峡云常照夜,江月会兼风。 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 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聋。 |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 协气所钟,嘉禾乃出。 巴夔之山,亘连阡陌。 或两其歧,或六其脊。 惟是西门,近郊所植。 六六同颍,函三为一。 兹诚创见,图写漏逸。 乃知人为,不逮天力。 上方寅畏,摈华务实。 臣不敢献,私志于室。 采诗之官,汗青之笔。 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
文房三物品皆精,报谢愁无秀句成。 欲状升平在歌颂,奈何才不逮升平。 |
驱车陟峻阪,牛斃辙亦败。 羊肠虽云险,兹险最奇怪。 千里无爨烟,四顾多障碍。 烟草何茫茫,信是要荒外。 平生尝险阻,已负垂裳戒。 今兹有此行,其又谁怨憝。 上天实为之,於我无可奈。 死生安之命,靡靡咏行迈。 致命为见危,委质复何悔。 我躬即不阅,我后恤不逮。 |
江有瞿唐限,陆有双剑蹲。 如熊羆当道,如虎豹守阍。 屹然东北隅,莫此西南坤。 昔岁在单阏,白日尘沙昏。 人心不足倚,恃此两长垣。 舟车之出入,筦钥有司存。 衔舻下鱼复,委辔充剑门。 薮逋乃如此,天险何足言。 况於多蹊隧,不逮昔所闻。 烈烈张睢阳,英英颜平原。 古之善守国,人心以为藩。 |
风涛战扶胥,海贼横泥子。 胡为犯二怖,博此一笑喜。 问君奚所欲,欲谈仁义耳。 我才不逮人,所有聊足己。 安能相付予,过听君误矣。 霜风扫瘴毒,冬日稍清美。 年来万事足,所欠惟一死。 澹然两无求,滑净空棐几。 |
有文事,有武备,公之笔札蔚然可占也。 兵凶器,战危事,公之此事非直一谦也。 以公之才,持必胜之策,而于雇虑如此其严也。 嗟今之人,万一不逮,谈伊吾,望天山,乃抵掌而奋髯也。 尔言则轻,不歼也。 好谋而成,视吾奁也。 |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 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 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 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
神马产渥洼,举世盖云罕。 使之循蚁封,曾不逮驽款。 丈夫怀义命,所学务充满。 惟忧用舍非,富贵庸可算。 吾君优辅郡,责任地非散。 牛刀久投虚,足以导大窾。 孟轲言仁术,民事戒毋缓。 矧兹凋瘵馀,食馁衣不暖。 厚生为政先,聚敛吾徒短。 归来奏优课,行道非迟晚。 |
... 昏明相错,否泰时用。 数钟大过,乾象摧栋。 惠怀凌构,神銮不控。 (一章)德之不逮,痛矣悲夫。 蛮夷交迹,封豕充衢。 芒芒华夏,鞠为戎墟。 哀兼黍离,痛过茹荼。 (二章)天未忘晋,乃眷东顾。 中宗奉时,龙飞廓祚。 河洛虽堙,淮海获悆。 业业意兆,相望道著。 (三章)天步艰难,蹇运方资。 凶羯稽诛,外忧未夷。 矧乃萧墙,仍... |
心亲迹难前,视囊勇不逮。 梦往谓知路,佶屈迷晻暖。 俄锵润中作,如瓜养把背。 语抵珠颗圆,落祗胜磊磊。 岂去陶韦遥,一切产华彩。 宁辞咏情性,责有庭帏在。 寸禄足为娱,迟子董晃配。 磨砻蓄精锐,竖忍勿少退。 济时我所懵,有靦类沈海。 孤怀构不平,倾写尚子待。 三山讵云遥,风帆渺云海。 |
予家有山林集,观宝晋自制之词,每不逮乎平日之文。 岂句律之未工,疑用志之或分。 伟笔力之扛鼎,得过庭之异闻。 陶冶性情,自为阳春。 既寓意于馆甥,亦秘笈而自珍。 予尝商略函书,仿佛梁尘,规矩合作,勺箫夺伦。 窍以为夫君金缕之衣,亦未足以换墨练之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