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元朝「与」的诗词
  • 1
    [元]

    《木兰花慢 赋芙蓉杏花》

    听夜来微雨,甚一霎,过东墙。
    爱活色生香,芙蓉标格,暖贮春光。
    珑*宝团琼缀,笑海棠、能睡更无香。
    烂漫宋郎心眼,风流时世新妆。
    少年走马杏花*。
    句惹兴偏长。
    记夸酒青旗,树头招*,唤客初尝。
    别来吴姬粉面,比旧年、风韵转芬芳。
    似觉生红闹意,未容说与东皇。
  • 2
    [元]

    《木兰花慢·笑平生活计》

    笑平生活计,渺浮海,一虚舟。
    任紫塞风沙,鸟蛮瘴雾,即处林丘。
    天地几番朝暮,问夕阳、无语水东流。
    白首王家年少,梦魂正绕扬州。
    凤城歌舞酒家楼。
    肯管世闲愁。
    奈麋鹿疏情,烟霞痼疾,难与同游。
    桃花为春憔悴,念刘郎、双鬓也成秋。
    旧事十年夜雨,不堪重到心头。
  • 3
    [元]

    《杭州龙翔宫重建辞》

    五马渡江一马龙,东邸观阙森开张。
    穆将祀余感生皇,渡以瞟怒威灵仰。
    十一景纬生寒芒,天人南下南斗傍。
    朝与龙飞暮龙翔,翠蓬三度黄尘扬。
    灵宫特立天中央,湖眉海眼东西望。
    地柱不顷天乳长,黄须仙伯古冠裳。
    龙脑宝藏声琅琅,上清净扫赤尾蜉。
    六龙在天天下昌,山君海孤纷来王。
    南极上寿日重光。
  • 4
    [元]

    《黄莺儿·心中真性修行主》

    心中真性修行主,锻练金丹津液。
    交流浇淋,无根有苗琼树。
    常灌溉润瑶枝,密叶黄莺语。
    莹灵声韵明眸,正觑婴儿,兑方骑虎。
    堪诉。
    姹女跨青龙,四个同归去。
    本元初得,静里还辉。
    回光使胎仙舞。
    应出上现昆仑,得复蓬莱处。
    我不妄想云霞,鸾鹤天然与。
  • 5
    [元]

    《双调·夜行船》

    ...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
    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
    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发,上床与鞋
  • 6
    [元]

    《木兰花慢 寿陈介轩》

    问家传旧物,有清节,与高风。
    任野色充庭,俗尘扫迹,谈笑从容。
    生涯但随分足,比孟尝、襟度只差穷。
    曾是贞元朝士,本来湖海元龙。
    旦评。
    推分许轩翁。
    万一词同。
    喜渐近稀年,从教发白,目炯双瞳。
    蟾钩又还乍吐,对荷香、莫放酒尊空。
    砌下芝兰竟爽,年年家庆图中。
  • 7
    [元]

    《感皇恩 末後乡人王怀玉乐府语也》

    梦寐见并州,今朝身到。
    未怕清汾照枯槁。
    百年狂兴,尽与家山倾倒。
    黑头谁办得、归来早。
    梁苑绿波,长安春草。
    惆怅行人暗中老。
    故人相送,记得临行曾道。
    故园行乐地、依然好。
  • 8
    [元]

    《柯博士画竹》

    湖州老文久已矣,近来墨竹夸二李。
    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
    奎章学士丹丘生,力能与文相抗衡。
    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
    人传学士手有竹,我知学士琅玕腹。
    去年长歌下溪谷,见我忘形笑淇澳。
    我为爱竹足不闲,十年走遍江南山。
    今日披图看新画,乃知爱竹亦如我。
    何当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对坐,坐啸清风过长夏。
  • 9
    [元]

    《木兰花慢 送李公敏》

    渺平芜千里,烟树远、淡斜晖。
    正秋色横空,西风浩荡,一雁南飞。
    长安两年行客,更登山临水送将归。
    可奈离怀惨惨,还令远思依依。
    当年寥廓与君期。
    尘满芰荷衣。
    把千古高情,传将瑶瑟,付与湘妃。
    栽培海隅桃李,洗蛮烟瘴雨布春辉。
    鹦鹉洲前夜月,醉来倾写珠玑。
  • 10
    [元]

    《沁园春·叉手者谁》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 11
    [元]

    《易水歌》

    ...矐目旧时客,击筑又死高渐离。
    滈池君,璧在水,龙腥忽逐鱼风起。
    沧海君犹祖遗策,孰与千金买方士。
    呜呼荆卿虽侠才,侠茸之死心无猜。
    君不见文籍先生卖君者,桐宫一泄曹作马。
  • 12
    [元]

    《七骑子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一》

    纵步闲闲,游玩出郊西。
    见骷髅,卧卧卧沙堤。
    问你因缘由恁,似为恋、儿孙女与妻。
    致得如今受苦ω。
    眼内生莎,口里更填泥。
    气气应难吐,吐吐虹霓。
    雨洒风吹浑可可,大抵孩童任蹈跻。
    悔不生前善事稽。
  • 13
    [元]

    《瑞鹤仙 弟李经略生朝》

    晓窗寒气峭。
    问小槽滴後,真珠多少。
    博山寿烟袅。
    向百花头上,梅花开了。
    金尊频倒。
    甚坐间、犹恨杯小。
    记去年今日,大家同庆,太平佳兆。
    堪笑。
    浮云世事,流水生涯,南柯梦觉。
    风光正好。
    欲退时、何似闻早。
    把俗缘抛尽,逍遥林下,青松长伴难老。
    与鹤鸣立个家风,作千年调
  • 14
    [元]

    《柯博士画竹》

    湖州老丈久已矣,近来墨竹夸二李。
    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
    奎章学士丹丘生,力能与丈相抗衡。
    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
    人传学士手有竹,我知学士琅玕腹。
    去年长歌下溪谷,见我忘形笑淇澳。
    我为爱竹足不闲,十年走遍江南山。
    今日披图见新画,乃知爱龙亦如我。
    何当置我于其下?
    竹冠草衣相对坐。
    坐啸清风过长夏。
  • 15
    [元]

    《沁园春·曲径旁蹊》

    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
    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
    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
    些儿妙处难穷。
    亲见了、方能达本宗。
    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
    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
    玄关窍,与虚无造化,总在当中。
  • 16
    [元]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孟夏土加润,苗生无近远。
    漫漫冒浅陂,芃芃被长阪。
    嘉谷虽已殖,恶草亦滋蔓。
    君子与小人,并处必为患。
    朝朝荷锄往,薅耨忘疲倦。
    旦随鸟雀起,归与牛羊晚。
    有妇念将饥,过午可无饭。
    一饱不易得,念此独长叹。
  • 17
    [元]

    《水调歌头·端坐懒成癖》

    端坐懒成癖,云水兴何加。
    襟怀洗尽尘物,别有好生涯。
    选甚瀛洲仙阙,闹市花街柳陌,触处是光华。
    切莫问龙虎,白雪与黄芽。
    不耽诗,不*酒,不拈花。
    从来本面公事,何必向人夸。
    昼览故山风物,夜被玄天星斗,百衲掩云霞。
    神鬼莫能测,顷刻遍河沙。
  • 18
    [元]

    《清平乐 山行见芍药 山中芍药五月始开,有感》

    山寒开晚。
    开也无人管。
    风里欹红颜色浅。
    恨与天涯共远。
    多时立马彷徨。
    一枝为挽余香。
    欲说扬州旧谱,怕渠分外凄凉。
  • 19
    [元]

    《贤台行》

    ...黄金台始成,一朝拜隗人尽惊。
    谁知平地几层土,中有全齐七十城。
    礼贤复仇燕始霸,遂与诸侯雄并驾。
    七百年来不用兵,一战轰然骇天下。
    二城未了昭王殂,火牛突出骑劫诛。
    台上黄金少颜色,惠王空读乐毅书。
    古来燕赵多奇士,用舍中间定兴废。
    还闻赵括代廉颇,败国亡家等儿戏。
    燕子城南知几年?
    台平树老漫荒烟。
    莫言骐骥能千里,只重黄...
  • 20
    [元]

    《夏节士》

    ...十年,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江南节士如公少。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