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元朝「东南」的诗词
  • 1
    [元]

    《酒泉子 胥山松涛(在县东南十八里德化?》

    百亩胥峰,道是子胥磨剑处,嶙峋白石几番童。
    时有兔狐踪。
    山前万个长松树。
    下有高人琴剑墓。
    周回苍桧四时青。
    红日战涛声。
  • 2
    [元]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寺在宁波府东南海岛间》

    神鳌屹立戴崔嵬,俯瞰沧溟水一杯。
    积翠自天开罨画,布金随地起楼台。
    祈灵汉使乘槎到,传法梁僧折苇来。
    若使祖龙知胜概,岂应驱石访蓬莱。
    ¤
  • 3
    [元]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寺在宁波府东南海岛间》

    昆明劫火忽重然,宇内名山悉变迁。
    古刹独存龙伯国,丰碑犹记兔儿年。
    三更日浴咸池水,八月潮吞渤海天。
    云汉灵槎如可御,便应长往问群仙。
  • 4
    [元]

    《感慨 其二》

    东南多胜概,古迹渐对寻。
    诸老题诗处,繁阴蔽石林。
    云团溪雨重,水落野塘深。
    感慨添余思,孤猿入暮吟。
  • 5
    [元]

    《看山》

    昨朝问竹城西去,今日看山湖来来。
    酌醪数斗且尽醉,好景百年能几回?
    野草散光摇翠浪,风花移色闪苍苔。
    飞流最是东南急,乘兴无辞杖履陪。
  • 6
    [元]

    《山水图》

    一望东南竟海涯,仙人何处饭胡麻?
    树阴霭霭欲生雨,山色重重似削瓜。
    玄哺紫苔封药草,白云流水隔桃花。
    天台司马君休问,绝胜终南处士家。
  • 7
    [元]

    《过□陵》

    泥马南飞王气消,大梁昌运委蓬蒿。
    两宫旒冤沈沙漠,三国旌旗接羽毛。
    卫下将军尚颇牧,关中丞相失萧曹。
    东南多有青松树,争奈春风种不牢。
  • 8
    [元]

    《悼白云》

    浊世儒名多浪得,先生高隐冠当今。
    注书已发程朱蕴,讲道重明孔孟心。
    白日山林增气象,清风江海振希音。
    少微一陨天为黑,望入东南泪满襟。
  • 9
    [元]

    《楚汉两城》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岂是有为增感慨?
    便令无事亦凄凉。
    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 10
    [元]

    《多景楼》

    极目心情独倚楼,荻花枫叶满江秋。
    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流。
    铁瓮百年春雨梦,铜驼万里夕阳愁。
    西风历历来征雁,又带边声过石头。
  • 11
    [元]

    《林壑亭》

    会稽林壑东南胜,结构新亭亦壮哉。
    树密不知云出没,山深常听水喧豗。
    清幽可许渔樵隐,游赏岂无王谢来?
    我欲题诗追李杜,风流不是出群才。
  • 12
    [元]

    《过扬州》

    东南重镇是扬州,分野星辰近斗牛。
    人物渐分南北早,江淮不改古今流。
    琼花香委神仙佩,杨柳风闲帝子舟。
    十里朱帘晴不下,银罂翠管满红楼。
  • 13
    [元]

    《登吴山》

    城绕青峰锦绣围,仙楼十二竞崔嵬。
    云飞沧海山无尽,潮撼长江雨并来。
    吴相忠魂祠宇在,宋皇行殿梵宫开。
    东南都会金城废,竟日湖船丝竹哀。
  • 14
    [元]

    《秋感(六首)》

    苕花薲叶绕林扉,独立苍寒见紫微。
    夜久长庚随月上,天清高鸟带霜飞。
    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
    烈士暮年心未已,无言思解白登围。
    ¤
  • 15
    [元]

    《钱唐怀古》

    东南都会帝王州,三月莺花非旧游。
    故国金人泣辞汉,当年玉马去朝周。
    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千古兴亡尽如此,春风麦秀使人愁。
  • 16
    [元]

    《初至宁海二首》

    地至东南尽,城孤邑屡迁。
    行山云作路,累石海为田。
    蜃炭村村白,棕林树树圆。
    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
  • 17
    [元]

    《湖上闲步》

    断云零乱雨初晴,古客游行眼倍明。
    可喜一湖杨柳色,不禁三月杜鹃声。
    青山历历添新寺,白塔亭亭枕旧京。
    回首东南重凄感,岂因兴废独关情?
  • 18
    [元]

    《临安军前》

    寂历荒城遍野蒿,昔人事业已徒劳。
    雁将秋色催归马,枫引霜华入战袍。
    地阻东南乡信远,天昏西北阵云高。
    不堪屡作还家梦,起向西风抚大刀。
  • 19
    [元]

    《舟中杂纪 其二》

    舟行知牵稳,恰得打头风。
    更喜青山出,宁辞白发穷?
    江枫缘岸赤,河蓼杂烟红。
    回首东南景,楼台杳霭中。
  • 20
    [元]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洞庭余柑三寸黄,笠泽银鱼一尺长。
    东南佳味人知少,玉食无由进上方。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