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托东南半壁天,向天捧诏下搜贤。 尘沙骑鹤征鸿倦,衢道乘鸾病骥先。 玉陛九重将玉立,珠帘十昊看珠联。 状元宰相平生事,雅意中原愿执鞭。 |
谁卓孤峰紫翠巅,流泉一脉到宫前。 地邻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 |
忽逢劬劳旦,儿女拜我前。 低头勿颂寿,乃翁实不天。 东南西北去,日月时序迁。 目断乌江麓,高坟锁暝烟。 |
万室东南里,炊烟落照黄。 山腰围野阔,沙尾刺江长。 好景终然远,浮云转已亡。 几多如湛辈,今昔一凄凉。 |
东南经济得时英,方底除书下汉庭。 将幕鼓旗惊白昼,谏垣冠剑动青冥。 指撝瓯越归谈笑,镇压江吴出醉醒。 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
超世功名子有凭,过人才艺我何曾。 诗书废忘难支敌,门馆光华怯再登。 捐弃妻儿逃世累,扫除须发伴禅僧。 待君持节东南日,试问当年杜伯升。 |
久怀宣殿浮山老,句满东南著老成。 一笑忘言寻小隐,十年去国得双清。 别来体力兼人健,喜甚诗书满意评。 天子中兴求谠论,故应启沃慰平生。 |
十年忧患谪东南,万事于心了不关。 病去只悉双足软,老来且喜一身閒。 人情无处便生怨,天道有时犹好还。 大抵久长居富贵,到头天意亦须悭。 |
投閒深感圣君恩,放浪华山酒满樽。 高下数峰撑日月,东南一柱壮乾坤。 雁拖秋色迷渔浦,鸦背斜阳过洞门。 偶听山中风水响,恐疑仙乐和朝垣。 |
觅橙曾有句,乞竹可无诗。 好轰东南干,同为风月期。 根丰宜地力,萌达趁春时。 他日如相过,清阴满酒卮。 |
楼压重城万井低,星从天阙下分辉。 伤心风月诗应瘦,满眼桑麻春又肥。 山到东南皆屹立,水流西北竟同归。 倚阑莫问齐梁事,断石凄凉卧落晖。 |
黄山东南数十里,芙蓉削翠连云起。 萧萧褐褐三五群,生薪半肩歌不止。 石径迢迢云外行,烟雾满地穿林坰。 圣世不须紫芝曲,息担击壤歌太平。 |
手画兵家八阵图,儿时此志已吞吴。 英雄豪杰所同者,将相王侯有种乎。 事竟无成空感慨,天胡不忍死须臾。 东南留得斯人在,半壁乾坤只手扶。 |
故人何处所,天角浪漫漫。 寂寞断音驿,徘徊愁肺肝。 世情纷可怪,旅况浩难安。 愿化东南鹄,高飞托羽翰。 |
这个贼,无面目。 指东南,看西北。 不住云居,又憎荐福。 自知不解守丛林,永劫甘心入地狱。 |
国事雕零王气衰,东南豪杰竟何之。 云寒废殿排班石,草卧前朝记事碑。 沙涨浙江龙去远,天宽北阙凤归迟。 可怜不老吴山月,曾照官家宠幸时。 |
那师万里走东南,性学精微闻两三。 风月归来深体认,箪瓢自乐细沈涵。 岩前静索龟图秘,蜀口惊呼蚁战酣。 欲觅底寮整残断,峡天分借一屏岚。 |
一簇楼台表郡城,月於此处最光明。 山摇玉彩东南上,水决金波西北倾。 老木修容宝画栋,女墙严陈护丹楹。 西风屈指何时到,来庆黄云万亩横。 |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